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养老金调整来了!66岁的我能拿到800元补发吗?领了5次还盼第6次,心里直打鼓...”
在咱们东北小城鹤岗,最近广场舞群都炸了锅,一到傍晚,叔叔阿姨们就聚在一起算账——“养老金一年调多少?能不能多发点?”我71岁的邻居王姨甚至摸着自己腿上的静脉曲张,无奈苦笑“嘴上说不盼,谁不指望多拿点?”而今年,最热门的问题就是66岁能不能补发800元养老金?
万万没想到,养老金补发金额怎么算,居然还有这么多“猫腻”。其实个人补发金额=养老金上涨金额×补发月数。假如今年调整7月才能补发,咱66岁的老王,7个月想要补发800元,那每个月养老金得涨114元左右。真能涨这么多吗?
更让我崩溃的是,今年养老金大部分省份涨幅只有2%。去年鹤岗的王大爷,养老金涨幅连110元都没摸到边。街坊刘大哥咬着牙翻账单“要是能每月多拿100块,我都给女儿买新水果篮子了!”讽刺的是,政策年年调,钱包没见鼓。
再来给大家算笔账假设王叔是66岁,工龄35年,养老金3600元。据去年的方案——定额33元,工龄挂钩35×1.1=38.5元,养老金1%挂钩=36元,高龄倾斜?抱歉,得70岁才有资格。合计下来,去年他才涨了107.5元。难怪大伙一边等消息,一边叹气“这算账方式,比我孙子的奥数题还复杂!”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政策一刀切,却“雨露不均”。北京、上海才叫大气,满65就给高龄倾斜,像上海去年直接90元起步。“在咱这地儿,岁数没到,咋就差那么点火候呢?”王姨满脸无奈,但朋友圈里的上海表姐,却喜滋滋炫耀“我爸这次能补回来1200!”
魔幻的一幕发生了有的省补发金额刚好够买两只鸭子,有的城市却直接翻番。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养老金人均涨幅超过120元(源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年度报告》),比三线小城高足足一倍。那句老话没错——“养老金是活钱,但也讲阶层”。
最扎心的还不止如此——ICU外面排队的老大爷都在聊“今年要真有800块,俺也能提前买点营养品,不惦记孩子的钱。” 而看到批次通知迟迟不来,身边阿姨们的微信群都刷屏“咱什么时候能像大城市养老?”现实却很骨感——补发金额和城市、工龄、年龄三重挂钩,66岁的普通老人,还真够难的。
反转来得猝不及防,咱鹤岗70岁老贾,前几天刚领到高龄补贴,得意洋洋巴望,“要是我早点出生几年,这波也许还能赶上年轻人头上一盆金水!”旁边人全乐了“老贾,咱66岁的还没你福气呢!”
大家可以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
“养老金这道题,账本会算,结果还得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