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局已定?中美博弈背后隐藏的朱妍暗棋”

“赌局已定?中美博弈背后隐藏的朱妍暗棋”

你觉得中美真会打起来吗?别急着回答,因为有些国家已经暗搓搓准备了“小板凳”和爆米花,甚至还有的拿出算盘,准备算一笔“发财的帐”。可他们碰巧忘了一个铁律两个大块头在玻璃店里打架,到头来,谁也别想捡漏。

赌徒已下注,全球在等中美扣动扳机谁是真赢家,谁是最大输家?

最近翻新闻,总能看到些“心怀鬼胎”的论调。有些国家嘴上说担心中美局势,实际呢,眼神里分明闪着别的光他们似乎等不及中美开战,就为了捞点便宜。这种狂热,简直就是赌博桌上盼着开奖的赌徒,只不过赌注换成了全球稳定。

就拿2016年那次南海危机来说吧,老美摆足了阵势——两航母战斗群、百架战机,甚至号称要一波“决胜南海”。但中国可没含糊,三大舰队主力全员出动,火箭军还送上一场精准导弹表演靶船直接被撕成了碎片。美国航母战斗群当场就偃旗息鼓,几天后悄悄撤到了菲律宾东边。

这场戏,旁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国家们瞧得直咂舌,但他们的小算盘从未停过东南亚某些国家悄悄扩容军火库,还派人去欧洲学维修技术;几个非洲的产油国已经跟贸易商签了协议,说只要中美开打,油价立刻翻倍;甚至有些欧洲国家忙着把工厂搬到东南亚——以免万一战火烧到头上,自己能躲一劫还能抢下市场。这种行为,怎么看都像等着别人打完自己来收割。

但,这些国家是不是忘了点什么?国际博弈从来不是只看表面那么简单,现实反而更像一盆冷水,泼得你猝不及防。

经济纠缠中美根本打不起这场战争

当前,全球化早已将中美深度绑定中国2019年持有美债总额超8590亿美元;2024年中美贸易总额有望冲破6900亿美元。换句话说,两个大国已经变成了对方经济命脉的一部分。打起来的损失,根本不是一般国家能想象的。

就拿去年美国想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加税的事来说吧,福特和通用这些美国车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在中国的产能直接决定了几万美国人的饭碗。只要中美冲突,别说加税,连工厂都得停工——对美国来说,等于在自己的脚踝上砍了一刀。

更别说,中美两国贸易链动一根线,全球供应链就得集体哆嗦。疫情期间港口拥堵才多久?芯片直接短缺,汽车减产破1000万辆。这还是和平时代的“热身赛”,真到了战火纷飞呢?马六甲海峡卡住,沙特的石油运不到日本、大豆没法从巴西运到中国,全世界的经济链条得绷到崩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在去年报告里就警告了倘若中美冲突,全球GDP恐怕要下降至少3%。

对比上世纪的几次大规模冲突,更能看清这种影响的深远性1991年的海湾战争使油价在短短几个月暴涨300%;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仅黄金价格单月上涨就达25%。中美一旦动武,后果会是这些战争的十倍不止。到时候,物价疯涨、工厂停工,恐怕别说那些寄望“捡便宜”的国家,连他们的老百姓也得抱着锅碗瓢盆上街抗‘贵’。

军事威慑与“恐怖平衡”

也许有人会说“那中美拼个短局呢?”但军事领域从来没有“短局”这种好事。中国的东风-26导弹覆盖关岛,美国11个航母战斗群全球投送能力强悍无比,听起来似乎两边都有资本硬碰硬。但真正打起来?现代战争可不是20世纪的步兵阵地战,核武器时代里,“没有赢家”是默认规则。联合国去年报告都直白地说过,中美的核武库加起来可以让地球蜷成一颗燃烧的球体,谁敢赌命?

这种对称的绝对威慑反而成了和平的催化剂。中美都清楚动武的代价有多高,反而更愿意拿捏试探、管控分歧,而不是拉开大场面打一场“一输俱输”的豪赌。两国军费支出已经占全球54%,兵峙静处,很可能是最安全的一种状态。

盼着渔利?笑话!

让人忍不住想起上世纪两场毁灭性的战争。一战时,欧洲一批国家信誓旦旦要在“短期扩张”中分蛋糕,结果一打就是四年血战,整个欧洲经济倒退30年;二战时,日本大谈“三个月征服中国”,结果却陷入持久战,国内经济彻底崩溃。事实早就说明,那些盼着“捡漏”的国家,最终从未得偿所愿,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

两个壮汉的玻璃店之战,无人幸免

如果大家非要对中美开战抱有什么“奇妙的期待”,不妨记住这个小比喻两个壮汉在玻璃店里打架,尽管他们砸得最厉害,但摔碎的可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东西。这场冲突的“碎片”四处飞溅,别说在外面搬着板凳的看客,就算是邻居家的玻璃柜也得变成满地渣。

与其拔高嗓子喊“墓碑墓碑建在哪里”,倒不如认真思考一件事全球化时代,局势稳定才是所有国家的最大利益。推动中美管控分歧、减少摩擦,这不仅是这两国的责任,更是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共同的使命。这两位“大块头”能不扣扳机,也让别的国家别抱侥幸心理。因为到头来,谁也别想拿战争换实惠,人人皆输才是唯一结局。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