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搞的“单身税”闹得挺热,这事儿一公布就引发好多讨论。官方说是“儿童和育儿支援金”,其实就是只要交社保,不管你是哪国人,收入多少,都得缴。金额从2400日元到12000日元不等,折算成人民币大概120到600块。这钱最后都用在给有孩子的家庭补助上了,单身或者不打算要孩子的人,就相当于变相帮别人养娃。有人一听就说,这是“单身税”嘛。
日本政府推出这个措施,是因为人口危机实在太严重了。从2010年开始,日本的人口连续14年在下降,十年时间少了差不多五百万。更吓人的是,每五个男的中就有一个会一辈子单身。2023年,日本结婚的对数跌破50万对,创了80年来新低,媒体都说进入了“结婚冷淡期”。2024年新出生的宝宝也只有68万,比广东某些地区还少不少。这还不算完,马斯克都警告说,日本如果不改变,未来不靠战争,自己可能就会 slowly 消失。听上去挺吓人的。
按官方的预测,到2070年,日本总人口会从1.2亿下降到8700万。而剩下的人,三分之一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这个比例一高,问题就不止少生那么简单了:劳动力缺失,社会保障系统崩盘,几乎没有退路。那“单身税”到底能不能改观?我觉得悬。原因有两个。
第一,日本在育儿补贴上花了不少钱。每年财政预算达到3.6万亿日元,差不多1800亿人民币。给孩子的补贴也不少:每个孩子50万日元(大概2.5万人民币),学龄前的宝宝月补1.5万日元,15岁以下的孩子看病免费,幼儿园到高中的学费全免。听上去挺诱人,但问题是年轻人为什么还是不愿意生?因为这些政策根本没戳到他们的痛点。补贴到位了,但他们心中的结婚生子意愿已经被打击得很厉害。
你看看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里说,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毫无大志”,不想花钱,不想结婚,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贷款不断降低,但买房的人还是越来越少,反倒喜欢在便利店消费。很多年轻人不想社交,每天三餐都在便利店解决。其实他们不是“病了”,根本原因是经济压力太大了。
想着过去,日本男主外、女主内,靠一个人养全家。但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经济严重下滑,一个人挣的钱根本养不了一家。现在女生陆续回到职场,但要找伴侣就挑剔:如果男方收入不稳定,还不如自己单着。反正一个人也挺过来了。
而且,现在日本的职场几乎就是“996”制,大家每天都拼到深夜,还哪有时间谈恋爱?等到年纪大了,结婚的心也就淡了。走在街上你会发现,虽说人挺多,但心里其实很孤单。单身卡拉OK、单身餐厅很火,电影院也有隔离座位。大部分年轻人宁愿花钱追星、养宠物,也不愿意结婚。你觉得政府收几百块的“单身税”能起啥作用?大部分年轻人心里都只是觉得,少付点钱 supermarket 够了,但养孩子不一样,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
不过,很多“单身大哥”还是真的不愿意:凭啥单身的人要帮别人养娃?东京一个30岁的程序员在论坛上吐槽:“我交房租8万日元,通勤费1.5万,吃饭2万,还得多交1万‘单身税’,这不是让我靠吃老本活着吗?”他的话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这其实也是很多老龄化国家的共通问题:有人想要生育,但又被现实卡住。
更心疼的是日本职场里隐藏的歧视。有个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女生告诉我,她怀孕后,领导就暗示她“回家带孩子”,结果项目全转给男同事,休完产假回来还发现工位都没有了。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女性管理者只占11.8%,超过一半育龄女性被迫当临时工。很多女生觉得生娃等于职业“撞墙”,“生了娃就等于失业”,于是干脆不生了。一项调查显示,72%的未婚女性觉得“生育会毁了职业”。
其实这个政策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你想啊再出钱补贴,解决不了职场的歧视、性别不平等等硬伤,年轻人还是不想生。现在,日本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是73%,但管理岗位上女性只占很少比例,大部分年轻妈妈只能找非正式工作的。谁愿意冒这个险?
另外,历史上试过“单身税”的国家不少,比如保加利亚、前苏联,但都没提升出生率。反倒是法国、瑞典那种“补贴结合托育和职场改革”的国家,生育率才能维持在1.8左右。日本现在缺的不是钱,是让年轻人觉得有希望,觉得结婚生子会幸福。
咱们中国也得警惕。现在韩国家的出生率更低,才0.7,我们国家2023年也才1.09,跟日本差不多。大环境都一样,年龄一大,大家都在面临生育焦虑。前几天我看了个视频,北京一位妈妈算了个育儿账:幼儿园每月5000元,兴趣班光花费就得三万,学区房首付差不多150万。想想压力,真不奇怪,几乎没有年轻人敢轻易生三胎。
很多年轻人其实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我的一个在上海的朋友说,两个人月薪3万,但房贷就1.5万,养车还得3000,剩下的基本没法存钱,更别说要孩子。她跟我说:“不是我们不想要,是房价和工作压力把我们的愿望都压没了,要是买不起学区房,干脆不生算了。”这个“育儿焦虑”其实跟日本差不多。
日本这事儿给我们一点警示:简单靠征税或发补贴,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职场的压力、性别不平等、托育服务不完善,才是真正的“拦路虎”。就算政策再出色,没有改善根本环境,年轻人还是会觉得养孩子是负担。
“单身税”其实像是无奈的折腾,反映出人口给政策带来的困境。要根本搞定,还得让年轻人觉得,结婚生子不仅不是负担,反而能带来幸福。这个事虽然难,但别光盯着钱,要真想出招,还得从社会整体变革开始。正如大前研一说的:“低欲望社会的药方,不在政策里,而在每个年轻人心里重新点燃的希望。”问题是,这个希望怎么办?恐怕得整个社会都得帮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