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了,炮弹还在天上飞,乌克兰的黑土地都快被硝烟熏成灰色了。特朗普,那个男人,今年一月回到白宫的时候,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对着选民,胸脯拍得山响,说要用“最快的速度”,搞定这场“该死的冲突”。大家还以为,那个传说中的“交易大师”回来了,分分钟就能摆平一切。
结果呢?几个月下来,一地鸡毛。特朗普发现自己就像个没头苍蝇,一头撞进了死胡同,想往前,撞墙,想退后,一堆人堵着你,里外不是人。
他一开始的思路,特别“特朗普”。先把国内那些移民啊、经济啊,快刀斩乱麻弄了弄,然后眼神就瞟向了东欧。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把泽连斯基叫到华盛顿来。那场面,估计就是一边喝着可乐,一边大笔一挥,签了个矿产协议。什么稀土,什么锂矿,乌克兰的家底,先让美国公司拿个开发权再说。
这手牌打出来,特朗普心里估计美滋滋的。你看,我给你经济好处,你乖乖去谈判桌坐好,顺便也恶心一下克里姆林宫。他以为这是个绝妙的鱼饵。可他忘了,普京哪是那么好上钩的鱼。西方那套封锁制裁,俄罗斯都硬扛了三年多了,经济靠着跟东方,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居然就那么挺过来了。你这点矿产的小动作,人家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硬的不行,特朗普寻思着,那咱就来软的。八月份,他直接飞到阿拉斯加,天寒地冻的安克雷奇,跟普京搞了个面对面。特朗普的方案简单粗暴,一贯的商人本色:乌克兰东边那几块地,你们俄罗斯就吞了吧,吃干抹净,换乌克兰一个“中立”的承诺。这不就结了?
普京呢,估计就是全程端着杯红茶,脸上挂着那种神秘莫测的微笑,嘴上“嗯嗯啊啊”地点头,就是不给你一句准话。
会开完了,特朗普对着媒体一通吹,什么“富有成效”啊,“重大进展”啊。结果回头一看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就一句“初步交换意见”。这脸打得,啪啪响。这事儿,明摆着是黄了。消息传回欧洲,那帮老盟友们当场就炸了。什么?拿乌克兰的领土去做交易?你把我们当什么了?
没过几天,德法英三驾马车,带着一脸悲愤的泽连斯基,气势汹汹地就杀到了华盛顿。那架势,哪是来开会的,简直是来问罪的。当着特朗普的面,话撂得那叫一个狠:领土完整是底线!任何拿土地换和平的妥协,都是对侵略的纵容!
特朗普那个所谓的“妙计”,瞬间成了国际笑话。
这下是真把他惹毛了。九月份,他站在白宫玫瑰园,对着全世界放狠话,矛头直接就对准了中国和印度。谁再买俄罗斯的石油,就等着百分之二十五到五十的关税吧!他那算盘打得,隔着大西洋都能听见响声。俄罗斯的石油,一大半都卖给了中印,我把这条财路给你断了,我看你普京还怎么撑下去!跪不跪?
可惜啊,世界不是围着他转的。就在他磨刀霍霍准备挥下关税大棒的时候,他慢了一步,或者说,别人快了一步。就在几天前,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开了。桌子底下,中俄早就把一份大单给签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每年五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那可不是个小数目。这根管子,就像一根主动脉,把俄罗斯的经济和庞大的中国市场,绑得更紧、更牢了。特朗普的威胁,还没出口,就成了个哑炮。
其实,特朗普想快刀斩乱麻,背后总有那么些人,专门负责递小刀片,而且还是他最亲的“铁杆盟友”。就说英国吧。特朗普这边刚动了心思,想拿乌克兰的土地去跟俄罗斯换点中东问题上的合作,英国首相斯塔默立马就跳了出来。
泽连斯基前脚刚被特朗普不冷不热地送出白宫,后脚斯塔默就在唐宁街十号门口,给了他一个能上头条的“深情拥抱”,然后发个社交媒体昭告天下:“英国永远和乌克兰站在一起。”他还破天荒地让泽连斯基在英国内阁会议上讲话,当场就批了二十多亿英镑的军援贷款。
这还不算完,斯塔默甚至公开怂恿乌克兰,用我们英国给你的导弹,去炸俄罗斯本土!去炸他们的纵深目标!这话一出,什么和谈的念想,全被堵死了。
英国这么干,也不是头一回了。早在2022年,俄乌在伊斯坦布尔其实差点就谈成了。那时候,乌克兰都准备认了,说可以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约。俄罗斯也准备从基辅撤军了。眼看和平的曙光就在眼前,前首相约翰逊,那个金毛,连夜坐飞机就冲到了基辅。对着泽连斯基就是一顿忽悠,大意就是:“别签!只管打!我们西方会支持你们战斗到底!”就这么几句话,好不容易燃起的一点和平火苗,噗地一下,就灭了。
有人说,约翰逊当年就是奉了拜登的命令。美国和英国,算盘打得都一样,就是想用一场拖不垮乌克兰、但能持续消耗俄罗斯的持久战,把俄罗斯的血放干,顺便还能清一清自家快要发霉的武器库存。你看看,冲突一爆发,美国那些军工企业的股价,涨了多少?涨了快四成了。美国总想当那只捕蝉的螳螂,却没料到,英国这只黄雀,眼神也毒得很,一直在后面盯着,各怀鬼胎。
盟友在背后捅刀子,经济牌又打不响,特朗普的处境,那叫一个尴尬。到了后面,连他自己的财长都出来公开甩锅了,说我们美国可不会单独对中国动手加关税,除非欧洲人先上。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这事儿我们自己扛不住,你们欧洲看着办。
欧盟那边也不傻,主席冯德莱恩直接就怼了回去,说我们欧盟做决定,只看自己的利益,凭什么要为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买单?
最急的,当然还是泽连斯基。他在纽约接受采访的时候,急得几乎是在吼:“你们西方到底在干什么?还在浪费时间!再没有新的制裁,一切都白费了!”他点名道姓,要求对中印下手。因为谁都看得出来,俄罗斯经济的命门,现在就攥在这两个国家手里。
战场上呢,俄军在哈尔科夫那边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拱,乌克兰东边的阵地,一个接一个地丢。特朗普那些所谓的“调解”,在这种现实面前,显得苍白又可笑。最后,他索性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前几个月还暗示可以“土地换和平”呢,现在突然改口,说“乌克兰能够收回所有失地”,还说俄罗斯不过是只“纸老虎”。
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与其说是什么战略调整,不如说是在国内选民面前,一次尴尬又强行的挽尊。
而在这场所有人都身不由己的乱局里,只有中国,自始至终稳坐钓鱼台。从西方开始制裁那天起,中国就开始大量买入俄罗斯的打折石油,进口量从七千万吨,一路飙到现在的上亿吨。中俄贸易额,去年就达到了两千四百亿美元。
中国的姿态,其实一直很清楚:我们支持和平谈判,但我们不参与你们的地缘政治游戏。我们跟俄罗斯做生意,也跟乌克兰做生意,但武器这东西,我们一概不卖。这种看起来有点“和稀泥”的务实和灵活,反而让中国立于不败之地。
俄乌这盘棋下到现在,美国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掉进了亲手挖的坑里。它想用这场战争拖垮一个对手,结果却被自己的盟友利用,被绑架在了援乌的战车上,想下都下不来。西方的外交,信奉的是“丛林法则”,玩的是尔虞我诈,最后发现,自己人算计自己人,才是最狠的。
而中国的外交逻辑,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就是“真诚”两个字。当然,这真诚背后是庞大的国家利益。我们说要和平,就是真的在各种场合呼吁停火;我们说要合作共赢,就真的拿出“一带一路”、上合组织这样的平台,带着大家一起赚钱,一起发展。
这种做法,短期看,肯定没有美国挥舞大棒来得那么有视觉冲击力。但时间长了,它能换来信任。特朗普玩的那些小聪明,透支的是整个美国的国家信用。当他发现自己的威胁没人听,自己的盟友在背后拆台时,他可能才恍然大悟,中国那种不争一时之长短,而谋百年之大计的玩法,到底高明在哪里。
这盘棋,美国人想下的是快棋,三下五除二就将军。而中国,下的却是围棋,讲究的是布局、取势、做活。三年多下来,俄罗斯的市场,几乎成了中国的后花园;未来乌克兰重建,那么大的蛋糕,中国也必然能分到一大块。这或许才是外交的最高境界吧:不战而屈人之兵,润物细无声地,就把自己的战略目标给实现了。这门课,美国恐怕还得交不少学费,慢慢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