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向乌克兰提供的最大一笔军事援助,30 架 F-16 战机,将会在2026-2028年交付

比利时小国大动作:30架F-16战机援乌背后的战略棋局,乌克兰空军能否靠二手装备扭转空中劣势?

比利时这个国土面积仅3万平方公里的西欧小国,最近在军援乌克兰问题上却展现出了远超其体量的大手笔——一口气承诺提供30架F-16战斗机,使得比利时一跃成为乌克兰F-16战机的最大捐赠国。 但令人玩味的是,这批被标榜为“重大援助”的战机,实际上是比利时空军正在淘汰的二手货,这种“旧物利用”的军援模式究竟是真雪中送炭,还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的政治作秀?

2024年5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比利时梅尔斯布鲁克空军基地的访问,揭开了这场军援大戏的序幕。 当天,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在与泽连斯基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高调宣布,比利时将在2028年前向乌克兰提供30架F-16战斗机,首批战机预计在2024年年底前交付。 这场安排在空军基地的发布会颇具象征意义,泽连斯基不仅查看了即将交付的F-16战机,还会见了正在接受培训的乌克兰飞行员。

根据双方签署的为期10年双边安全协议,比利时承诺2024年向乌克兰提供至少9.77亿欧元的军事援助,涵盖现代装甲车、空军装备、海军安全、扫雷和军事训练等多个领域。 比利时首相特别强调,协议重点关注乌克兰的防空、火炮和防御设备需求,而F-16战斗机则是其中的核心项目。

比利亚的这批F-16援助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其空军装备更新换代的直接结果。 比利时空军正在用34架新型F-35A战斗机替换原有的44架F-16战机。 2024年5月16日,比利时首架F-35A战斗机完成首飞,预计2025年开始交付,整个换装过程需要数年时间。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比利时能够“慷慨”提供30架F-16——这些正是他们准备淘汰的装备。

比利时并非唯一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机的国家。 一个由西方国家组成的国际联盟正在共同行动,荷兰承诺提供24架、丹麦19架、挪威22架,加上比利时的30架,乌克兰未来将获得总计95架F-16战斗机。 这使得比利时成为其中最大的单一捐赠国,尽管其提供的飞机机龄相对较长。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直强调空军现代化对战争的重要性。 他在5月20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透露,俄罗斯在乌克兰领土上空部署了约300架飞机,而乌克兰至少需要120-130架现代战机才能有效抵抗。 相比之下,即使全部95架F-16到位,仍与乌克兰的需求存在差距。

飞行员培训是F-16交付的关键环节。 美国官员5月23日表示,第一批乌克兰F-16飞行员已完成培训,美国国民警卫队承诺在2024年9月30日前培训12名乌克兰飞行员。 比利时教官指出乌克兰飞行员学习积极性很高,但乌克兰官员也承认,在维护F-16战斗机时可能面临基础设施困难。

比利时为这批战机的使用设置了明确限制——仅允许在乌克兰本土领空运行,不得越过俄罗斯边界。 这一方面是出于避免局势升级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国际社会希望将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谨慎态度。 这样的限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机的战术灵活性,但也为军事行动划定了红线。

比利时此次军援行为背后有着多重考量。 作为西欧小国,比利时希望通过高调军事援助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比利亚国防部长曾直言不讳地表示:“随着F-35等新一代战机的陆续列装,我们手中的这批F-16早就已经过时了。 不如把它们无偿转交给乌克兰,减轻他们的军费负担,也算是为国际和平出了一份力。 ”这种直白表态透露出比利时处理老旧装备的现实需求。

分析人士认为,30架F-16战机的加入对乌克兰空军来说无疑是重要增强,但距离改变战场格局还有很大差距。 乌克兰一些高级军官4月对媒体表示,这些飞机甚至可能已经意义不大,因为俄罗斯已经采取了相关反制措施。 F-16虽比乌克兰现有的苏联时代战机先进,但面对俄罗斯的综合防空系统仍面临挑战。

比利时此次军援的时间点也值得玩味。 2024年下半年比利时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首相德·克罗表示希望在任期内通过第14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方案。 军援承诺与政治姿态相呼应,表明比利时意图在欧盟内部发挥更重要作用。

乌克兰获得F-16的过程将是渐进的且充满挑战。 不仅飞机本身需要维护和升级,乌克兰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后勤保障体系、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队伍。 美国及其盟国提供的培训项目正在帮助乌克兰构建这些能力,但全面形成战斗力尚需时日。

从更广视角看,比利时等欧洲小国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表现异常积极,与传统军事大国的谨慎形成对比。 比利亚、荷兰、丹麦等国家不仅承诺早,而且提供的装备数量相对其规模而言相当可观。 这种态势可能反映中小国家在国际危机中寻求更大话语权的战略选择。

F-16战机虽非最新一代装备,但其强大的对空对地作战能力仍能显著增强乌克兰的防御力量。 乌克兰希望用这些战机加强防空,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并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 不过,现代战场环境下,单一武器系统难以决定性改变战局,乌克兰仍需整合各种援助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俄乌冲突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西方军援的可持续性成为关注焦点。 比利时承诺在10年内提供支持,表明欧洲国家准备与乌克兰进行长期合作。 然而,乌克兰最需要的是现有承诺能尽快兑现,比利亚首批F-16能否在2024年底前如期交付,将是检验西方援助效率的重要试金石。

乌克兰战场形势不断变化,俄罗斯不断调整战术和装备使用方式。 乌克兰空军在接收F-16后如何有效部署这些战机,将考验其指挥和作战能力。 同时,俄罗斯可能已针对F-16的潜在参战制定了反制措施,空中对抗的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比利时此次军援也引发关于西方军事援助模式的讨论。将淘汰装备提供给乌克兰,既减轻自身库存压力,又支持了乌克兰,这种模式可能被更多国家效仿。 然而,批评者指出,乌克兰需要的是更先进、更及时的援助,而非他国淘汰的二手装备。

随着比利亚等欧洲国家加速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俄乌冲突的武器升级趋势愈加明显。 乌克兰即将获得的F-16战机虽能增强其作战能力,但整体军力对比仍不利于乌克兰。 未来战局发展不仅取决于外部援助的数量和质量,更取决于乌克兰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战略目标。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