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博弈的危险边界:专家直言,美专家警告:逼急俄罗斯倒向中国,一切都晚了

美俄博弈的危险边界:专家直言,美专家警告:逼急俄罗斯倒向中国,一切都晚了

自俄乌冲突一爆发,许多国家也接连卷入了这场兄弟之间的纷争。美国和欧盟成了乌克兰的主要资金和援助来源。俄罗斯不仅在与乌克兰军队拼杀,还在和整个北约拉扯,麻烦可想而知。

不过说起帮乌克兰这事,北约国家倒是挺矛盾的。有次俄军刚一闯进乌克兰,乌克兰简直像遇到天塌了一样,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人还打趣说“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变成了线上支持”。等乌克兰顶住了俄罗斯的第一轮攻势,西方的援助才慢悠悠地跟上。

不过说到底,即使西方早就伸出援手,可留的余地依然不少。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怕触碰底线,甚至不敢真的给乌克兰那些进攻性武器,也不允许乌克兰用西方的装备去对俄罗斯境内的目标动手。只有等乌克兰局势不利,北约才慢慢地开放了这个话题。即使到了现在,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越发大,可他们还留着点空间,毕竟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僵。

西方看得挺紧的,似乎对俄罗斯彻底败掉挺怕的。一方面,他们担心命悬一线的俄罗斯突然动用核武,与西方一块儿葬身火海;另一方面,也怕俄罗斯感到灰头土脸,彻底没信心,就会投靠中国,变成中国的傀儡。这些担心都让西方更加紧张。

美国地缘泰斗布热津斯基很早就提出过这种可能性,他在《大棋局》中杞人忧天般地写道:

每个关心俄国未来走向、对过去十年急剧变化感到迷惑的俄国人,都不得不注意到一个事实:就是中国正逐渐变得比俄国更先进、更有活力、更成功。中国的经济力量结合着超过十亿人民的满腔热忱,正在从根本上扭转两国之间一向的格局。一旦俄罗斯的西行计划落空,可能就会彻底倒向中国,那种局面对西方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在科技、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中国都表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发展速度也远远快于俄国。而且,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创新能力,让它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稳步提升。相较之下,俄国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整体竞争力和活力明显逊色不少。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自然让人觉得,未来俄国可能会逐渐依赖中国,甚至被边缘化。而一旦俄国的西方合作计划失败,转而投向中国,也就不足为奇了,那样的局势,对于西方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一、俄罗斯决不能在乌克兰失败

苏联解体后,多位地缘学家都不约而同的预言到了俄乌战争的发生。布热津斯基认为乌克兰在政治上对俄罗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最棘手的问题在于失去了乌克兰,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国家的出现,不仅让所有俄罗斯人得重新思考他们的政治和民族认同,也成为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遭受的最大挫败。乌克兰自从300多年前的俄国帝国时期走出去,意味着俄罗斯失去了一大片潜在富饶的工农业经济,以及与俄罗斯人在种族和宗教方面极为接近的4000多万人口。原本这些都足以让俄罗斯变成一个庞大而自信的帝国。

在《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一书中,罗伯特·卡普兰也提到,要让俄罗斯重新变成一个“帝国”,必须纳入乌克兰,接纳这个拥有数千万人民和丰富资源的国家。他还预测,西方对乌克兰的控制力有限,最终乌克兰很难守住。

有人觉得,俄罗斯跟乌克兰开战,是因为北约东扩,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举动。不过,这说法就站不住脚,毕竟距离圣彼得堡很近的波罗的海三国都加入了北约,为什么俄罗斯不出手“对付”这几个小国呢?再说了,乌克兰只是表现出想向西方靠拢的意愿,还没有正式加入北约呢。

从地缘学家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倾向于认为俄罗斯跟乌克兰的冲突,是为了追求“帝国”梦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就是说,俄罗斯可能会放弃波罗的海三国,放弃高加索那些山国,甚至也能失去中亚的五个国家,但绝对不能失去乌克兰。要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再也没有地方能体现强国气派了。

说到人口,俄罗斯虽然疆域辽阔,名列世界前列,却拥有远远不及的居民数。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却只有不到1.5亿人居住。有人在俄罗斯的精英层里觉得,要想让国家再次变得强大,人口数得冲到4亿才行。

即使资源再丰富,也得有人去开采;生产出来的商品再多,也得有人去买。对俄罗斯而言,人口一直都不是负担。

在沙俄和苏联时期,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都被视作俄罗斯民族的一部分。俄罗斯族代表着“大俄罗斯”,而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则被称作“小俄罗斯”。沙俄从未把乌克兰当成殖民地看待,而是视为自己的土地,许多乌克兰的精英走入沙皇的宫廷提供效劳。大量乌克兰哥萨克加入俄军,为沙皇扩展疆土出力。

到了二战那会儿,乌克兰丰富的人力资源帮了苏联大忙。战事到中期时,苏军人多势众,可伤亡太大,竟然出现人手不足的窘境,装备虽然挺多,但兵力却捉襟见肘。等苏联解放乌克兰,大批乌克兰人投身苏军,战局才彻底扭转,红旗终于插到了柏林。

到了今天,俄罗斯同样离不开乌克兰的人口。四千万高素质的斯拉夫,一旦重新归属于俄罗斯这个大家庭,俄罗斯就有信心再次变得强大起来。

再说一遍,要是在地理位置上,乌克兰要是丢了,俄罗斯就会失去通往黑海的天然港口,也没法直面欧洲了。没有乌克兰加入,俄罗斯想打造的新亚欧帝国,时间一长,它的欧洲元素会逐渐淡化,反倒越来越偏向亚洲了。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一直在尝试用和平的方式,把昔日的兄弟们重新拉回到俄罗斯母亲的怀抱上。对白俄罗斯来说,俄罗斯做得还算可以,但在乌克兰这边,却接连遇到挫折,一次比一次严重。

想当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那可真是亲密得不得了,两个国家的语言、习俗都差不多,民间交流也非常频繁。甚至连军队里的人员都能互相调动,比如现在乌克兰的总司令西尔斯基,曾在俄罗斯当过兵,不过他转去乌克兰,完全是因为在俄军那边的待遇不咋地。谁知道,没想到一转眼,他居然变成了俄军那边让人忌惮的劲敌。

也不奇怪,比如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早些年也在俄罗斯待了挺长一段时间。作为个喜剧明星,他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上亮过不少相声,甚至还曾在普京面前表演过。谁想到,现如今的泽连斯基和普京竟然成了对头,打得不可开交。

不过,乌克兰还是决定离开俄罗斯。从主观角度来看,俄罗斯经济比较拮据,不像欧洲那么吸引人。在乌克兰人看来,加入欧洲才是大势所趋;从客观情况来看,西方一点也没打算放弃离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美国其实也不希望看到俄罗斯重新崛起。正是因为2014年西方推动的“颜色革命”,导致俄罗斯和乌克兰彻底翻了脸。

从克里米亚危机到如今全面爆发,俄乌关系逐步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渊。正因为两国关系无法挽救,俄罗斯才决定动手对乌克兰出招,也许这就是最后一次把乌克兰拉回俄罗斯怀抱的机遇。

俄罗斯不能失败,否则就将永远失去强国的资本。就像当年奥巴马评价俄罗斯一样:

他们(俄罗斯)算是个规模不大的国家,也算是比较弱的国家。除了石油、天然气还有军火,别的产业基本没有什么能引起别人兴趣购买的东西。创新能力也不足。

所以啊,不管遇到多么大的难题,战事多么残酷,俄罗斯也不敢在乌克兰面前低头投降。

不过呀,欧洲对俄乌战事的态度其实挺多变的。一边说,美欧不希望乌克兰重新归属俄罗斯;另一边又担心俄国彻底输掉,到时候会倒向中国。

二、西方人对于中俄关系的担心

法国极右翼总统候选人勒庞曾提过:“咱们得跟俄国和解,中国嘛是最大的工业大国,俄国是最大的原材料供应国,俩人结盟的话,能搞翻了西方一直霸着的世界秩序。” 马克龙也曾说:“咱们要阻止把中国推得更靠近俄国,免得俄国成了中国的附庸。”

作为欧洲的重要国家,法国领导人的话语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国家的态度。

俄罗斯的版图可说是跨越欧亚两大洲,亚洲那块比欧洲要宽广得多。不过,从文化和人种来看,俄罗斯人一直把自己当作欧洲人。自沙皇时代开始,他们就一直努力融入西方文化圈。

俄罗斯人一直对亚洲有点儿居高临下的感觉。以前的俄罗斯,虽然没有欧洲那么发达,但他们总觉得自己比亚洲更先进一些。亚洲在他们眼里,更多是被征服和压迫的目标,而不是学习或者合作的伙伴。

可随着东亚的迅速崛起,俄罗斯的幻想就被戳破了。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GDP总量早就超越了苏联。到了新千年,中国更是势头猛猛的,现在俄罗斯的GDP总量竟然比不过中国的广东省。

俄罗斯还真挺郁闷啊,发现中国不仅经济实打实甩了他们一大截,在军事方面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中国在电子战、信息战方面的实力,远远领先俄罗斯。更别说,中国还研发出了比俄罗斯更先进的武器系统,那真是屡屡给俄国添堵。

曾几何时,中国还把苏联的苏27和现代级战舰看成大杀器,但如今,中国的武器装备早就更先进、更厉害了。五代机歼20已经开始量产,而俄罗斯的苏57到现在也就不到10架;俄罗斯已经丧失了造大型战舰的能力,而中国的战舰数量可是像饺子一样,拥有几十艘先进的驱逐舰,还有三艘航母。

现在俄罗斯黑海舰队几乎快没了,甚至有人建议回购当年那4艘现代级战舰,让中国来改装一番。经过咱们中国的现代化升级,旧日的现代级舰船早就变了个样,不再是当初的模样了。

俄罗斯杜马弗拉基米尔·卢金无奈地说:

我们发现,现在已经不再是“现代化的欧洲”对“落后的亚洲”那样的对立,而是在两者之间的某个奇怪的中间地带,像是夹在两个欧洲之间似的。

俄罗斯一直努力向西方靠拢,放弃了共产主义,迎接“民主”,拼命想融入西方国家的大家庭,甚至也取得过一些成就。不过,最终俄罗斯还是遭遇了惨痛的挫折,西方人觉得他们根本不能信任。因此,彻底与西方决裂、走上孤立道路的俄罗斯,是否会转而依靠中国,这成了西方最担心的事。

从地理位置来看,中俄结盟会横跨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横贯欧洲直达中国的南海,不仅掌控了欧亚大陆的关键枢纽,还把势力范围扩展到太平洋和印度洋。一旦中俄联手,欧美的霸主地位就会受到很大冲击。

上个世纪中苏联手,曾让西方国家搞得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先是在朝鲜战场上吃了亏,接着在越南也败了个一塌糊涂,美国一时间面子挂不住,跌了个灰头土脸。“苏攻美守”的局面,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不过,苏联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推行霸权主义,搞砸了同中国的关系。当中国和美国走向正常化后,苏联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一旦中俄联手,估计就会有点像当年中苏联合那会儿的场景,整体局势可能会掀起很大的震荡。毕竟,两国的优势融合得简直太完美了,互补性强得不行。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大国,能够满足俄罗斯对一些关键工业品的紧缺需求;而俄罗斯身为主要的资源大国,也能向中国输入紧缺的矿产、木材、燃料以及粮食。此外,中俄两国还共享反对霸权的共同目标,这也是促成他们联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少俄罗斯的精英人士觉得,中俄联盟会对美国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

因为中俄之间的合作潜力巨大,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都不敢把俄罗斯逼得太紧。要是不小心过度打击俄罗斯,担心它会变成中国的附属或者跟班。有了俄罗斯的帮衬,中国说不定就能一飞冲天了。

这也是西方在援助乌克兰时表现得这么犹豫不决的缘由。援助的力度不大,怕乌克兰撑不住被打败;援助用力太猛,又怕俄罗斯反应激烈,最后就会跑去靠向中国。那些人看,中俄近期越来越热的贸易,就是最直白的例证。

我觉得,西方那些人反倒是多虑了,没那么糟糕。

这主要是因为咱们中国一直走的是自主、和平、独立发展的路子,和俄罗斯的联系也挺重要的,同时和美欧日的关系也不能少。咱们需要俄罗斯的资源,也同样看重西方的市场、技术,还有资金。中国会把其他国家当成伙伴,但不会让伙伴成为为自己服务的工具。

一直以来,中国坚持不结盟的方针,不管俄罗斯有没有意愿加入,咱们都未必会同意接受。而且,中国自身也没义务去帮俄罗斯摆脱落后,实现跨越。

对于俄乌战争,咱们中国保持的是中立而且客观的态度。在处理战争和和平的问题上,我们倾向于支持和平,在单方面制裁和通过对话谈判之间,我们选择支持对话,在火上浇油和降温灭火的抉择上,我们坚定站在降温的一方。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说它成了“中国的附庸”纯属西方的一厢情愿。毕竟,作为一个实力强大、信心十足的民族,俄罗斯是不可能成为任何国家的附庸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而且,中俄之间还存在一些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领土争端。如今中俄关系这么紧密,实属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好局面。

文章末尾,希望俄乌冲突能圆满解决,盼望世界早点迎来和平的大门。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