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关于“退休金”的讨论依然热度不减。有人担心“灵活就业交社保不如企业职工划算”,有人疑惑“同样是交社保,为什么有人领得多有人领得少”。今天就用最实在的话跟大家说清: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金计算逻辑完全一致,退休金多少从来不是看“身份”,而是看这三个关键因素——缴费年限、缴费水平、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一、核心结论:身份不影响计算,规则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很多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有误解,觉得“没单位交统筹,养老金会少”。但事实上,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只要参加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的养老金计算方式都遵循同一个公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还会多一项过渡性养老金,但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与企业/灵活就业身份无关)。
以2025年最新政策为例,企业职工的缴费比例是“单位16%+个人8%”,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是“20%(全部自费)”,但两者的个人账户计入比例都是8%——也就是说,不管钱是企业出还是自己出,只要缴费基数相同,进入个人账户的钱就一样多。而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只和“退休时当地社平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有关,和企业还是灵活就业身份没有半点关系。
二、决定退休金的关键因素:这三个比“身份”重要100倍
既然身份不影响,那到底什么才是决定退休金多少的核心?答案就三个词:缴得久、缴得多、当地工资高。
1. 缴费年限:“长缴”是多领的基础
缴费年限是养老金计算的“基数”,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的比例就越高。比如,假设退休时当地社平工资是8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1.0,那么:
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是8000×(1+1)÷2×15×1%=1200元;缴费20年,基础养老金是8000×(1+1)÷2×20×1%=1600元;缴费30年,基础养老金是8000×(1+1)÷2×30×1%=2400元。
结论:缴费年限每多5年,基础养老金就多400元/月(按上述例子),而且这个差距会随着社平工资的增长而扩大。
2. 缴费水平:“多缴”是提高待遇的关键
缴费水平指的是“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也就是你每年缴费基数占当地社平工资的比例(比如按60%档次缴,指数就是0.6;按100%缴,指数就是1.0;按300%缴,指数就是3.0)。这个指数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
基础养老金:指数越高,“(1+平均缴费指数)÷2”的结果就越大,基础养老金就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指数越高,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钱就越多(比如社平工资8000元,按100%缴,每月进账640元;按300%缴,每月进账1920元),个人账户储存额就越多,每月领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举个例子,同样缴费20年,社平工资8000元:
按60%档缴,基础养老金是8000×(1+0.6)÷2×20×1%=128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约432元,合计约1712元/月;按100%档缴,基础养老金是16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约727元,合计约2327元/月;按300%档缴,基础养老金是24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约2182元,合计约4582元/月。
结论:缴费档次每提高一档,每月养老金就多领几百元,长期下来差距非常明显。
3. 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当地工资高”是隐形加分项
社会平均工资是养老金计算的“乘数”,当地经济越发达,社平工资越高,养老金就越多。比如: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2025年社平工资可能在12000元以上,按100%档缴20年,基础养老金约2400元/月,个人账户养老金约1700元/月,合计约4100元/月;三线城市,社平工资可能在6500元左右,同样按100%档缴20年,基础养老金约1300元/月,个人账户养老金约1000元/月,合计约2300元/月;县城或农村,社平工资可能在5000元左右,合计约1800元/月。
结论:同样的缴费年限和档次,在经济发达地区领的养老金是欠发达地区的2倍左右,这就是“当地工资高”的隐形加分项。
三、2025年养老金调整:继续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倾斜
2025年,国家继续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依然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其中挂钩调整是核心——挂钩“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也就是说,缴费年限越长、之前领的养老金越多,这次调整增加的金额就越多。比如:
某省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加28元;挂钩缴费年限:每满1年加0.8元,不足12元按12元加;挂钩基本养老金:按2024年12月基本养老金的0.54%加。
假设一位退休人员缴费30年,2024年12月基本养老金是3000元,那么他这次调整增加的金额是:28元(定额)+30×0.8元(年限)+3000×0.54%(养老金水平)=28+24+16.2=68.2元/月。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直接体现。
结语:退休金多少,从来都是“自己说了算”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金计算规则完全一样,退休金多少从来不是看“身份”,而是看你自己“缴了多久、缴了多少、在当地领的时候工资有多高”。
2025年,延迟退休政策逐步实施,缴费年限也在逐步延长(2030年起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提高到20年),这意味着“早规划、多缴费、长缴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不管你是企业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只要记住这三点,就能让自己的退休金更可观:
能多缴就多缴,哪怕档次高一点,长期下来差距很大;能长缴就长缴,哪怕多缴几年,基础养老金的比例就会高很多;尽量在经济发达地区参保,或者把社保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符合转移条件的情况下)。
最后想跟大家说:退休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自己“缴出来的”。不管你是企业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只要为自己的养老负责,多缴、长缴,未来的退休生活一定会更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