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为何爆发?默克尔直言,跟俄罗斯、美国关系不大

被夹在三方混战中,欧洲终于撑不住了。俄乌冲突打到今天,明面上是“正义”对“侵略”,背后却是十九世纪以来西方集团利益内斗的延续。这场内斗的三位主演:美国、俄罗斯(老牌西方成员,今已变脸),还有无奈做小弟的欧洲。当年默克尔的叹息和北约的膨胀,注定了欧洲只能沦为局中受害者。

其实这场大戏的序幕,早就在一百多年前拉开了。十九世纪的世界,是西方集团做主场,美国、俄罗斯(彼时沙俄)、英法德齐聚一堂,开了一场全球“盈利分赃会”。等到世界大战一声炮响,倒霉的沙俄被踢出群聊,升级成苏联,与西方彻底分家。

从那时起,美西方利益集团的“你争我抢”从未停歇。美国本是西方体系的晚来者,早期还吃了英法不少冷眼,只能隔墙观战、背后资助,玩儿点搅局的小动作。谁想“搅着搅着”,结果把二战搅成了美苏争霸,一场成了主角,另一场成了反派。

表面皆兄弟,背后争蛋糕。自二战后,苏联变成全球反西方的旗帜,美利坚后来者居上,带着西欧玩起冷战对垒。从这个角度看,俄乌冲突其实是两百年以来西方大分赃局的又一次爆发,只不过这一次,“搅局者”美国已坐上山头,俄罗斯又一次跳了反。

别以为这一切和第三世界没关系。你看,被西方联合打压争抢了百年的亚洲、非洲、拉美国家,这回一个个都不急着发声——甚至有点“幸灾乐祸”。毕竟以前都是西方转着圈分蛋糕,这次轮到他们自己打架,其他国家巴不得看到美欧俄互殴,两败俱伤。

关键是中国的分量摆在那里。自中美贸易恶战以来,我们和西方打得不可开交。美国本想引诱、顺服中国,后来发现“中国不吃这一套”,只好死磕到底。这就让美国不肯直接下场俄乌冲突,因为中国在旁边压阵,美国不得不防。一旦美国下场,力量分配就容易崩盘。

你说俄罗斯为啥敢下场和乌克兰开打?有中国这根大铁柱在,身后靠山稳如泰山。美国为了继续稳坐全球大哥,既要管住西欧,又想削弱俄罗斯,还得想方设法牵制中国。可惜三头六臂也挂不住,大哥身份已经不是那么好当了。

问题来了:美国已经成了“既得利益者”,为何还要继续搅局?你如果回顾美国的发家史就明白了。西方集团内部,美、俄、欧三强争霸,彼此都想吃独食,不服气的心思一天都没停过。比如欧元崛起威胁美元,当年炸了南联盟,黑手就有美元的影子;又比如德国悄悄和俄罗斯搞能源合作,妄想趁美国制华空档上位。这些暗流早已埋下祸种。

美国发现欧洲和俄罗斯眉来眼去,立马调转控场,借乌克兰危机“教训”俄罗斯,顺带把欧洲压一压目标一个都不能少。本质上,美国仍在用“制造地缘冲突”来稳固全球主导权。谁敢挑战,就给你制造动荡,让投资、资金通通逃回美国怀里。

而搅局还有个底层动力,那就是“收割越来越难了”。过去美国靠美元霸权和危机收割轻松得利,全世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可自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局面变了。美国2010年G2共治世界忽悠失败,只好高喊“重返亚太”,妄图靠武力吓倒对手。贸易战、科技战、关税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实就是想用威胁和混乱驱赶全球财富避险回流,结果中国不吃这一套,其他国家也开始琢磨别的路子。

俄乌冲突就成了美国搅局的最好舞台。只要东欧乱、能源贵、供应链断,全世界的钱都进了美国的腰包。美欧俄在桌上斗得你死我活,第三世界国家坐山观虎斗,心里却很明白:国际秩序必须变,西方集团无论怎么变脸,通吃的时代都该结束了。

让世界哭笑不得的是,受伤最重的偏偏不是美俄,而是欧洲。默克尔执政时,欧盟迎来了二十年超级红利。俄罗斯的天然气几乎白送,中国商品便宜,东欧劳力充足,美国又提供“廉价保护”,欧洲整天只用琢磨怎么花钱。可这四条红利链,哪个能一直管用?最不可控的,是最后一条美国保护。

特朗普上台就拆台。美国说得直白:欧洲不加军费,凭什么让我们保护?俄乌冲突后,北约变成美方控制欧洲的利器,欧洲还得自掏腰包买美国军火。默克尔当年早就看明白这一点。她说:“俄乌冲突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欧洲未能成功建立一个防止危机的安全框架。”

什么意思呢?欧洲拖着北约这条大链子,别人说打你就得打,想不上餐桌直接变成菜。欧洲表面是老牌强国,实际像“小儿持金过闹市”,挨打怨不得别人。

回头一看,由美国主导的西方集团内斗,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没有赢家。第三世界国家看得清楚,欧洲敢怒不敢言。美国还是搅局的老手,俄罗斯则成了这场破局者,欧美再也无法通吃。

国际秩序在乱局中重塑,这次西方利益集团丛林法则暴露无遗。欧洲已经被推上了“菜单”,美俄斗争仍在继续,唯一能确定的是,世界再难回到那个由西方通吃的时代。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