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光伏气象站怕风吹雨淋?这款设备耐用性实测

光伏气象站常年在户外运行,风吹、雨淋、日晒、沙尘都是 “家常便饭”,如果设备耐用性不过关,很容易出现传感器故障、支架生锈、电控箱进水等问题,不仅影响数据采集,还会增加运维成本。不少电站采购时都会担心:“这款设备能在户外撑多久?遇到恶劣天气会不会坏?” 其实,通过对设备材质、防护等级、结构设计的实测,就能判断其耐用性是否达标。

我们先看支架的耐用性。支架作为光伏气象站的 “骨架”,需要承受设备重量、强风、积雪等外力,材质和工艺至关重要。智测云联的光伏气象站采用高强度碳钢支架,我们对其进行了盐雾测试和承重测试:在模拟沿海高盐雾环境中,支架经过 500 小时盐雾喷淋后,表面无明显锈蚀;在承重测试中,支架可承受 150kg 的重量(远超设备自身 30kg 的重量),且无变形。对比市面上部分采用普通钢材的支架(盐雾测试 200 小时即出现锈蚀),智测云联的支架耐用性显著更优。此外,支架表面还做了热镀锌处理,进一步提升防腐蚀能力,适合沿海、高湿度等易腐蚀区域。

再看设备的防护能力。户外设备最怕进水、进尘,这就需要关注防护等级(IP 等级)。智测云联的光伏气象站电控箱采用 IP65 防护等级设计,我们进行了防水防尘实测:将电控箱浸泡在 1 米深的水中 30 分钟,取出后打开箱门,内部无任何进水痕迹;用直径 0.1mm 的粉尘持续喷射电控箱 1 小时,粉尘也未进入箱内。传感器的防护等级同样达到 IP65,即使在暴雨天气,也能正常采集数据。而部分低端气象设备的电控箱防护等级仅为 IP54,遇到大暴雨时容易进水,导致内部电路短路。

在极端温度适应性上,智测云联的光伏气象站也通过了实测考验。我们将设备分别置于 - 30℃的低温环境和 60℃的高温环境中进行连续 48 小时测试:低温环境下,设备的传感器响应速度虽略有下降,但仍在行业标准允许范围内,数据采集正常;高温环境下,电控箱内的温度控制模块会自动启动散热风扇,将箱内温度控制在 40℃以下,确保电路稳定运行。这一性能使其能适配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和南方高温地区的户外环境。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 线缆耐用性。光伏气象站的传感器与主机之间需要通过线缆连接,户外线缆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因紫外线照射而老化开裂。智测云联选用的线缆为耐紫外线特种线缆,我们通过紫外线老化测试发现:经过 1000 小时紫外线照射后,线缆外皮无开裂、无变硬,绝缘性能仍符合标准;而普通线缆在同样测试条件下,400 小时后就出现外皮开裂。此外,线缆接头采用防水密封设计,避免雨水从接头处渗入,进一步提升耐用性。

某东北光伏电站在使用智测云联的光伏气象站两年后反馈:“设备经历过 - 28℃的低温和台风天气,至今没有出现任何故障,数据采集一直很稳定,比之前用的设备耐用多了,省了不少维修钱。”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