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赢了王楚钦的日本人,一轮游了?” 朋友发来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看错了比赛名字。
田中佑汰,这名字在乒乓圈里,多少带点邪乎的气质。你很难用常规的强或弱去定义他。他就像是那种班里平时不起眼,但总能在关键大考里,把学霸拉下马的偏科生。打世界第一的王楚钦,他能赢。碰上欧洲天才莫雷加德,他也能给你搅黄了。所以大家叫他“巨人杀手”,这外号,一点水分没有。
带着这么个名号,到了阿拉木图这种常规赛,按理说他应该横着走才对。剧本都该写好了,至少也是国乒前进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可现实呢?他对上法国的科顿,一个名字都不算太响亮的欧洲选手,直接被打懵了。第一局的比分是2-11,快到什么程度?就像你刚坐下来准备看戏,台上的演员直接鞠躬谢幕了。整个过程,田中那套引以为傲的发球抢攻体系,在科顿面前,就跟透明的似的。人家法国小哥,判断落点准得吓人,接过来就是一板质量很高的正手,打得田中毫无脾气。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没抵抗。第二局14-12那么玩命地扳回来,确实让人觉得,嗯,那个熟悉的“杀手”要回来了。那一刻,你甚至能感觉到他想把比赛拖进自己那种混乱、不讲理的节奏里去。
可惜,也就那么一下。当你的看家本领被对手彻底研究明白之后,你在场上就等于裸奔。科顿一旦适应了他的发球,就等于废了他一半的武功。后面两局,田中就彻底没了心气儿,8-11,7-11,输得干脆利落。算上上一站,这已经是他连续两次比赛首轮出局了,状态差得有点离谱。
这事儿本来到这就该结束了,一个状态不好的选手输了场球而已。但微妙的地方就在于,同一天,国乒这边,袁励岑、薛飞、王晓彤、纵歌曼,四个人,齐刷刷地倒在了日本选手拍下。特别是薛飞跟吉山僚一那场,决胜局磨到12-14,每一分球都让人捏着一把汗,最后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这下就有意思了。我们最提防的那把尖刀,自己卷刃了,可人家日本队整个阵线的厚度却露了出来。这说明什么?它说明对手的后备力量,那群我们可能连名字都叫不全的选手,水平一点都不差,甚至在某些环节上,已经能和我们的二线主力掰手腕。
一个田中佑汰倒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怕的是,当你把注意力全放在那头最凶的狼身上时,可能没发现,自己已经被一群狼给悄悄围住了。所以说,这场冷门,究竟只是一个“巨人杀手”的偶然打盹,还是别人已经悄悄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磨好了整副獠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