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财运亨通,好运常伴吗?那就赶紧加入我的幸运阵营吧!点赞关注,一起迎接好运的到来!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印度近来在国际舞台上的“退群”表演,着实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张所谓的“中国援助巴基斯坦防空系统”的报告,竟被印度视为要挟金砖国家的“杀手锏”,这背后究竟是其一贯的“搅局者”外交策略,还是另藏隐情?
回顾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策略并非首次上演。相较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时的干脆利落,印度更像是“口头退群”大师,嘴上说说而已,身体却依然留在原地,十足的“两面派”。其外交哲学可谓是“我得不到,谁也别想好过”,先是积极参与,一旦发现捞不到好处,便开始挑刺,最终不惜“掀桌子”,一套行云流水的“搅局”流程令人咋舌。
这种翻脸不认人的操作,印度在双边关系中也玩得炉火纯青。刚签署的《印度河河水条约》,说暂停就暂停,将水资源作为武器,直接逼得巴基斯坦面临断水危机。对中国更是如此,1954年签署的协定,仅仅五年后就反悔,其变脸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明明处于劣势,回过头却能拍出“大捷”电影,这种自我安慰的本事,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在多边外交场合印度更是“搅屎棍”的典型。无论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操纵的指责,上海合作组织的“三连拒”,还是在金砖外长会议上因反对“反对美国关税霸权”而导致联合公报难产,印度总能在关键时刻制造麻烦,成为国际合作的绊脚石。
2019年印度以保护本土制造业为由退出RCEP,结果不到两年,眼见苹果、丰田等巨头纷纷在印度设厂,制造业PMI飙升,又开始眼馋,今年6月屁颠屁颠地递交了重新加入的申请。然而,谁又能保证,一旦不再合心意,它不会再次“故技重施”?
从巴黎协定的不知情”不履约,到万国邮联的直接开骂,联合国入常失败扬言退群,以及在印太经济框架谈判中唯一的拒签,印度的一系列操作,早已让其国际信誉荡然无存。
其结果也显而易见伊朗不再接受卢比购买石油,俄罗斯直接将液化天然气转卖给中国。就连哈萨克斯坦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提案“谁违规,就强制退出”,矛头直指印度。甚至连南亚邻国,也开始转向其他组织,印度的孤立程度可想而知。
印度退出金砖并非全然是坏事。它的摇摆不定确实影响着金砖内部的团结,但另一方面,留下一个“不太靠谱”的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毕竟,美西方一直想拉拢印度,对中国而言,有个“牵绊”总比没有好。
印度之所以敢用退出金砖来要挟,无非是笃定中国不会真的“援助巴基斯坦防空系统”。这不过是想将空战失利的锅甩给中国,毕竟,输给中国总比输给巴基斯坦“面子”上好过。只是,这次空战的失利,对那个自诩“美中印”第三的印度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