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出投降条件,哈马斯选择共存亡?美以信誉彻底破产

加沙战火再起,美国又端出了一份所谓的“和平计划”。看似解决问题,实则步步设局。特朗普给哈马斯开出一个72小时的“投降倒计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交出人质,否则以军继续开战,美国全力支持。可问题是,这份协议真的可信吗?或者说,哈马斯还有什么理由相信美以的承诺?

三天投降期限:特朗普的老把戏

这一次,特朗普的剧本几乎照搬了他在俄乌、在贸易战中玩过的套路:设置最后期限,制造倒计时压力,把对方逼到墙角。根据这份所谓的“和平计划”,只要哈马斯同意,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剩余人质,以色列就撤军,同时释放巴勒斯坦囚犯以及自去年10月冲突爆发以来被关押的加沙居民。

文件里甚至还规定了遗体交换机制:一具以色列人质遗体,换取15具巴勒斯坦遗体。听上去公平得像是冷冰冰的生意交易,背后却藏着赤裸裸的算计。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说得信誓旦旦:“以色列已经接受了,现在只等哈马斯表态,和平近在咫尺。”内塔尼亚胡也配合演出,强调第一步就是“人质必须在72小时内释放”。

可问题是,这三天的期限并不是真正的妥协窗口,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哈马斯若同意,就等于自断后路;若拒绝,就会被贴上“拒绝和平”的标签。无论哪一步,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美以手里。

停火协议的前车之鉴

要不要信这份协议?哈马斯当然要掂量。毕竟今年1月,他们才刚刚吃过一次大亏。那时拜登政府还没交班,美方牵头达成了一个“三阶段停火协议”,哈马斯履行了第一阶段,按期释放了部分人质。结果等他们要求进入第二阶段时,以色列突然翻脸,坚持要重新谈判条款。

3月18日,停火还没谈出个结果,以色列直接空袭加沙,造成400多人死亡,协议彻底作废。哈马斯被耍得团团转,这种“先让你看到希望,再一刀捅下去”的套路,他们不会忘记。

所以,当特朗普再度摆出一份写满“保证”的文件时,哈马斯心里恐怕只有一个想法:这一次,又是陷阱。

以色列的态度反复,难以信任

再来看看以色列的态度。特朗普的计划里写得很漂亮——以色列不会占领加沙,不会吞并土地,要为人道救援和战后过渡创造环境。可问题是,内塔尼亚胡过去几个月还在不断强调“占领加沙的必要性”,以色列极右翼更是公开叫嚣“要吞并约旦河西岸”。

突然之间,内塔尼亚胡变了脸,点头答应“不会占领”。这转变快得惊人,甚至带着几分荒诞。国际社会又凭什么相信他真的会说到做到?

更何况,以色列历来在协议问题上没有任何好名声。从奥斯陆协议到坎普大卫谈判,从停火到“过渡安排”,哪一次不是承诺满天飞,执行虎头蛇尾?在巴勒斯坦人眼中,内塔尼亚胡的保证就是一句空话。

援助与过渡:谁来掌控加沙?

协议里另一项承诺,是向加沙提供全面人道援助,确保由国际机构公平分配。听上去合理,可操作上问题重重。谁来负责?联合国?还是美国指定的所谓“中立组织”?历史上,以色列对加沙的物资封锁和审查几乎无孔不入,怎么可能突然放手?

更大的疑问在于协议中的“加沙治理方案”。计划要求哈马斯及其他武装派别彻底退出,不得直接或间接行使任何政治职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技术专家”和“国际监督机构”组成的“过渡委员会”,再加上一支由美国和阿拉伯国家主导的“国际稳定部队”。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哈马斯被彻底踢出局,意味着加沙未来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外部势力手中。换句话说,这份协议不仅仅是“投降条款”,更是一次政治清洗。

特朗普的“和平委员会”:生意还是政治?

协议中还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监督机构“和平委员会”将由特朗普亲自牵头主持,其他参与国家的领导人名单稍后公布。换句话说,加沙的未来要在特朗普的眼皮底下运行。

熟悉特朗普的人都清楚,他对中东和平并不是真的感兴趣,他更在乎的是如何把它包装成政治资本,甚至转化为家族生意。此前他就曾公开畅想过“把加沙改造成地中海度假天堂”,如今挂上“和平委员会”的名义,未必不是旧梦重提。

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中立监督”更像是美式霸权的新外衣。对哈马斯来说,这样的委员会压根没有可信度。

哈马斯的抉择:妥协还是共存亡?

那么,哈马斯会不会接受这份协议?从现实角度看,他们几乎没有退路。即便释放人质,未来也很可能被清除出加沙政治舞台;拒绝协议,则意味着迎来新一轮猛烈的军事打击。

但问题在于,哈马斯并不单纯是一个政治组织,它还是一股根植于加沙民众的抵抗力量。几十年来,他们的支持基础正是建立在“绝不屈服”的形象之上。一旦在72小时内投降,哈马斯的政治合法性将瞬间崩塌。

换句话说,对哈马斯来说,这不是一份和平协议,而是一道生死选择题。他们要么坚持到底,与加沙共存亡;要么低头妥协,却彻底丢掉存在的意义。

美以信誉已彻底破产

无论哈马斯如何选择,这份协议都暴露了一个事实:美国和以色列的信誉已经破产。过去几十年,他们一次又一次用协议当筹码,今天签、明天毁,言而无信早已成了惯性。

特朗普的“倒计时”并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塑造一个政治表演场景,让世界看到“美国在推动和平”,让以色列获得军事合法性。真正的和平,从未出现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特朗普的这个“72小时投降计划”,实则是一个空中楼阁。文件上的每一条条款,都缺乏落实的保证。美以两国早已用行动证明,他们的承诺毫无价值。

对哈马斯而言,妥协意味着自我毁灭,坚持则是与加沙共存亡。这份协议更像是一道选择题:要么接受失败,要么迎接死亡。

在这个血与火的舞台上,和平不可能靠倒计时实现,更不可能靠特朗普的嘴炮兑现。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依旧是实力与抗争。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