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沙河口区的张阿姨早早就列好了囤菜清单:“20斤白菜腌酸菜,10斤萝卜做泡菜,再买点大葱拌豆腐,一冬天的菜就够了。 ”
往年她得特意赶去大集采购,今年10月20日一到,她在小区门口的空闲地块就买到了新鲜的本地秋菜。 “往年得跑大集,今年楼下就能囤,太方便了! ”
2025年10月20日至11月20日,是大连市规定的秋菜集中上市时间。 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市民都能在指定的销售点购买秋菜。 这次政府不仅划定了时间,还一口气设置了400多个秋菜集中销售点。
对进城卖菜的农民来说,最大的好消息是所有这些销售点都不收取任何费用,免除了卫生费、占道经营费和交易费。
销售点的选择很有讲究,必须设在小区内或周边空闲宽敞的地块,绝对不能占用机动车道和主次干道的人行步道。 为保障行人通行,即便占用了部分人行道,剩余宽度也不能小于2米。 为了方便市民采购,政府要求每个社区至少设置一处秋菜点。
每个秋菜销售点都悬挂着醒目的“秋菜销售点”标识牌,上面明确写着销售日期、时间、监督管理人员及联系电话。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牌子上承诺秋菜销售撤摊后1小时内完成卫生清理。 今年这些点位还遵循“不增不迁”的原则,一旦确定就不再变动,避免市民跑空。
秋菜销售有严格的“准入清单”,只允许销售大白菜、萝卜、大葱、地瓜、苹果等地产应季农产品。
所有入市销售的秋菜都要求“净菜上市”,农民在进城前需要先进行初级加工,比如去掉白菜外层老叶。 这样市民买回家的菜更干净,也减少了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在秋菜上市期间,多个政府部门为菜农和市民提供了便利措施。 交通运输和交警部门对秋菜运送车辆实行“绿色通行”管理。
对于轻微违法行为,只要没有造成交通事故或交通堵塞,一般以教育警告为主;对超限超载低于10%的车辆,不采取现场滞留、卸载和处罚措施。
城管部门的管理也显得很人性化。 对于在指定区域外销售的菜农,城管人员会先规劝引导至正规的秋菜点,不会直接处罚。 公安部门负责打击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则严格查处缺斤短两、未明码标价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金州的菜农王师傅算了一笔账:“往年去市场卖菜,一天摊位费要20块,今年省下来的钱,能多给市民让点利。 ”
他家种了5亩白菜,免费摆摊能多赚近千元。 对于运输环节,王师傅也表示:“以前拉菜怕被查,现在有‘绿灯’,能放心往城里运了。 ”
大连双兴商品城、大连棉麻果菜批发市场等蔬菜批发市场也被鼓励积极创造条件,适当减免或降低相关收费,方便菜农进场销售。 这些措施共同为秋菜从田间到市民餐桌搭建了一条绿色通道。
有经验的市民总结出了囤秋菜的最佳时间:上午9点后,菜农刚摆好摊,蔬菜新鲜,可选余地大;下午4点前,菜农可能会降价促销。
不同的秋菜还有不同的储存方法,大白菜要去掉老叶,根部朝下立在0-5℃的环境里;萝卜要带泥存放,不能清洗;大葱可以晾干后捆成捆挂在阳台,或切段冷冻。
在秋菜销售点,市民可以留意摊主的秤是否准确,必要时用手机等已知重量的物品进行校准。
购买前要问清单价,确认是“按斤卖”还是“论棵卖”,避免因蔬菜大小不一而踩坑。 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联系标识牌上的监督电话,或保留购物凭证方便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