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变脸了!美军方早为战斧援乌亮了绿灯,他几天前还说有的是,如今却一口回绝,显然是受了和普京通话的影响

当地时间11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被记者问及是否计划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时,给出了否定回答。

他表示:不,不是真的。 倒不是说我不会改变主意,但就目前而言,不会(提供)。 他还补充说,双方仍在激烈交战,没有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就在特朗普此次表态的前几天,也就是10月31日,数名知情的美国及欧洲官员透露,美国国防部在评估后认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不会对美国自身的武器库存造成负面影响,已经为此事向白宫“开了绿灯”,最终的政治决定权交到了总统特朗普手中。

这一评估结果曾让美国的欧洲盟友们感到鼓舞,他们认为美国因此更没有理由拒绝提供这些导弹。

“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制造的一种亚音速远程巡航导弹,其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 这意味着如果乌克兰获得这种导弹,从其领土发射,理论上可以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等腹地重要目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直积极寻求获得该型导弹,希望能更有效地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石油和能源设施,从而削弱俄罗斯的战争经济能力。

特朗普政府在“战斧”导弹问题上的态度呈现出反复。 10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工作午餐会时,在闭门会议中告知对方,美国不会提供“战斧”导弹,至少目前不会。

其理由是美国“不想把保卫自己国家需要的东西送出去”。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与泽连斯基会晤的几天前,特朗普还曾公开表示美国“有很多‘战斧’导弹”可以提供给乌克兰。 这种短时间内态度的明显转变让美欧官员都感到意外。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会晤的前一天,即10月16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电话交谈。

在通话中,普京向特朗普明确表示,尽管“战斧”导弹可以打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俄罗斯主要城市,但在战场上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反而会严重损害美俄关系。

普京此前也强调,即使美国提供“战斧”导弹,也不会改变俄乌战场局势,但会“破坏俄美关系中刚刚出现的曙光”。 此次通话显然对特朗普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另一方面,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也是美国政府的考量因素。 特朗普曾表示,“战斧”导弹是威力巨大、精度极高的复杂武器,学会使用它们需要长达一年的强化训练,并宣称“美国不会教别人如何使用‘战斧’导弹”。

乌克兰海军实力已严重损耗,而“战斧”导弹通常由水面舰艇或潜艇发射,这带来了乌克兰将如何发射这些导弹的问题。

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开发的陆基发射装置,或者依靠乌克兰工程师自身的技术能力,就像他们此前成功改造英国提供的“风暴之影”导弹以适应苏制战机一样。

与此同时,俄乌战场上的较量仍在激烈进行。 2025年11月初,乌东重镇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俄罗斯国防部宣称已在红军城完成对乌军人员的围困,并公布了乌军士兵投降视频。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则迅速反驳,强调该地“未被包围或封锁”,乌军正通过增派突击小组强化防御。 俄军在进攻中使用了FAB-3000重型航空炸弹等强力武器,试图摧毁乌军防御体系。

战场之外的国际形势也对乌克兰构成挑战。 欧盟内部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分歧加剧,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等国近日纷纷表态反对援助乌克兰或为对乌军事援助提供资金。

有评论甚至将上述三国称为“疑乌联盟”。 这种内部分歧将导致欧盟对乌援助的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缓慢,这对俄罗斯更为有利。

尽管特朗普目前表示暂不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但消息人士透露,他并未彻底排除未来提供导弹的可能性。 美国政府据报已经制定了相应计划,一旦特朗普下令,就能迅速向乌克兰交付“战斧”导弹。

特朗普的决策似乎是在多重因素间进行权衡:一方面是来自乌克兰的迫切需求、欧洲盟友的期望以及国内部分主张加强援乌的声音;另一方面是俄罗斯的严厉警告、局势升级的风险,以及他本人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而非单纯军事手段来结束冲突的倾向。

最近几周,特朗普对普京不愿认真考虑和谈的态度感到失望,并因此在上周批准了对俄罗斯石油企业的新一轮制裁,同时取消了原定在布达佩斯与普京就乌克兰问题举行的会晤。

这使得本已复杂的美俄关系以及俄乌冲突前景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回应美国防部同意援乌“战斧”的报道时强调,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无助于解决冲突,更无助于兑现美国现任领导层的竞选承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