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三季度财报。这份刚出炉的财报里,最扎眼的不是1929亿的总收入,而是游戏出海业务。海外市场一天进账2.3亿元,增速碾压国内游戏两倍以上。腾讯砸下228亿搞研发创下历史纪录,把利润率推到36.6%的高位。
三季度腾讯游戏国际收入飙到208亿元,相当于冰岛全国GDP的1/30。这种增长不是靠运气。《三角洲行动》在海外上线首周注册用户破2500万,PC端用户贡献了超七成流水,老外们为买装备氪金的热情比国内玩家还疯。
Supercell旗下的《Brawl Stars》更夸张,三季度流水同比暴涨7倍,中东土豪和东南亚玩家疯狂撒钱,让腾讯海外游戏收入占比首次冲过30%大关。要知道,这还是在部分收入被故意“延迟确认”的前提下,腾讯为了平滑报表,把某些游戏的收入记账周期拉长到了9个月。
本土游戏也没拖后腿,《王者荣耀》9周年庆期间日活重新破亿,6元皮肤秒卖光;《和平精英》靠新赛季皮肤拉动流水涨24%。但真正的黑马是《三角洲行动》。虽然iOS畅销榜排名偶尔波动,但它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惊人的127分钟,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倍。
腾讯现在学聪明了,把游戏分成“旗舰长青”“其他长青”“潜力新游”三类来养。《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属于重点保护动物,单独配运营团队;而像《火影忍者》手游这类,靠周年庆活动让日活创了新高。这种精细化管理让游戏业务毛利率冲到56.4%,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582亿的收入里,藏着一个隐形增长极,AI相关的云服务。腾讯云靠给大模型企业租GPU服务器,单季度收入环比暴涨超20%。某家短视频公司为了训练视频生成模型,在腾讯云上一个月烧掉千万级算力费。
更绝的是微信生态的协同效应:视频号直播带货带动微信支付笔数增长18%,小程序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商家们为了抢视频号首页推荐位,把广告出价抬高了60%,导致视频号广告eCPM(千次展示收入)冲到70元,同比涨六成。
228亿的研发投入花哪儿了?混元大模型团队扩招3000人,GPU集群电费月耗抵得上一个小县城。但这笔钱花得值,AI广告投放系统让点击率提升40%,游戏用AI生成剧情代码节省30%开发成本。甚至财务部门都用AI自动对账了,省下500多人力。
腾讯内部现在85%的程序员在用自研AI编程工具,连写周报都让AI代笔。这种全面AI化让管理费率下降2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省出60亿。
月活14.14亿的微信生态里,正发生微妙变化:视频号日活破5亿,平均每个用户每天刷40分钟。微信小店上线后,卖山竹的海南微商靠社群裂变三天卖出50万斤。
但危机也在潜伏,QQ月活跌到5.17亿,年轻人转战抖音聊天室。腾讯紧急在QQ里塞进AI陪聊机器人,试图用“虚拟恋人”功能拉回00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