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与科技双翼下的跨境协作

文|金融观察者

当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贺凯思(Chris Hayward)的公文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厅打开,中英两国金融合作的路线图正在展开全新维度。2025年7月21日的这场战略对话,标志着深伦金融合作从框架共识迈向实质落地的关键转折——两座全球金融创新引擎的齿轮开始精准咬合。

双城战略定位:互补性优势再定义

深圳的创新势能

绿色金融先导区:已发行全国首单蓝色债券、碳中和专项债,ESG金融产品规模突破8000亿元

数字人民币试验场:央行数字货币试点交易额占全国总量42%,跨境支付网络覆盖138个国家和地区

财富管理新高地:大湾区高净值家庭资产规模达58万亿,家族办公室数量年增35%

伦敦的枢纽价值

TMGM中文官方tmgtrademax.com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制定者:主导制定《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准则》(TCFD)

国际资本门户:管理全球36%的境外人民币业务,日均外汇交易量2.8万亿美元

金融科技生态圈:监管沙盒孵化企业超300家,区块链专利数居欧洲首位

三大战略合作支点

1. 绿色金融标准互认体系

深伦共建的“碳金融基础设施互联计划”正在突破关键瓶颈:

标准融合: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与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合作开发跨境碳核算系统

产品互通:双向挂牌绿色ABS产品,首期试点规模50亿人民币

技术输出:腾讯区块链团队与伦敦金融科技公司Clim8合作开发碳足迹追踪平台

典型案例:比亚迪绿色供应链票据通过伦敦绿色交易所(LGE)向欧洲投资者发行,融资成本降低1.8个百分点

2. 财富管理双向通道建设

针对大湾区财富管理需求的结构性升级:

图表

代码

3. 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

深伦共建的“数字金融创新工场”已启动首批项目:

跨境支付:数字人民币与英国央行数字货币(Britcoin)的原子结算试验

监管科技:基于AI的交易监控系统在深港通应用,误报率下降76%

量子加密:华为与剑桥量子合作开发金融级量子密钥分发网络

制度突破:深伦金融协作的基石

2025年双方推动的关键制度创新:

领域

深圳侧突破

伦敦侧支持

市场准入 QFII额度豁免审查清单 中资券商做市商资格加速审批

数据流动 跨境数据“白名单”机制 脱钩GDPR部分限制条款

人才流动 金融人才90天免签政策 CAFA认证互认通道

全球经济治理新支点

深伦协作的溢出效应正在重塑金融格局:

绿色资本枢纽:为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绿色债券发行建立跨境承销通道

数字货币走廊:数字人民币-英镑直兑系统降低汇损3.2亿美元/年

风险对冲中心:推出“深港-伦镍”联动期货合约,破解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摩根士丹利评估显示:深伦金融协同每提升10%,将带动中欧贸易额增长4.7%

当贺凯思在深圳湾一号观景台眺望前海时,金融城的百年积淀与深圳的创新基因正在量子计算终端上碰撞出新算法。这不是简单的双城记,而是全球金融体系重构的预演——在绿色金融标准委员会即将发布的《深伦气候金融宣言》草案中,一个超越地理界限的金融新大陆正浮出水面。

金融的未来,不在东方或西方,而在连接东西的桥梁之上。 深伦合作的价值,恰在于将伦敦的规则制定力与深圳的场景创新力,熔铸成打开下一代金融体系的密钥。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