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刚举国庆祝!特朗普突然开征39%!一纸命令让全国情绪崩了

39%?你们是想把奶酪蒸发了还是想让手表倒走?

那天瑞士总统凯勒·祖特尔刚挂完电话,脸色已经比瑞士冬天还白。

她没哭,但眼神里写满了五个字:被当猴耍了。

事情发生在2025年7月31日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拍案签字,对瑞士商品直接下了狠手一刀切39%的进口关税。

而就在前几个小时,祖特尔还在电话里和特朗普最后一次沟通,她以为谈妥了,特朗普的内阁也点头了,连瑞士议会都表决通过了协议的草案。

可转头,美国总统本人说,不签,就现在,加税。

一句话把整个瑞士从国庆氛围里扔到了冷水缸里。

那是8月1日,瑞士的国家节日。

原本该放烟花的日子,结果放的是火药味。

你能想象吗?

你正举杯庆祝国庆,美国大使馆却在官方账号发来祝福:Happy Swiss National Day!

评论区瞬间变成吐槽大会

你管这叫祝福?39%的税就是你送的礼?

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们过的是国税节?

情绪崩了不止一个人,整个国家都在被一纸关税勒住脖子。

而这个39%,不是随便拉的数字。

全球对瑞士征这么高税的国家,也就那几个。

比它高的:巴西、叙利亚、老挝、缅甸。

欧洲呢?

没人比瑞士惨,它成为美国在欧洲加税最狠的国家。

这事不是没预兆。

早在4月,美国就开始搞所谓对等关税,瑞士也算反应迅速的国家之一。

双方谈得挺带劲,草案都敲定了,谁料到最后特朗普来了一招总统说了算。

怎么说呢?

谈判桌上你以为你在谈合作,对方却在等你低头。

瑞士确实低了点头,可显然低得不够狠。

一边是祖特尔愣在镜头前说我们感到失望,另一边是瑞士各党派互相骂开了。

自民党说这是对国家繁荣的正面攻击;

绿党直接喊:别再买美国的F-35了,断货!

社民党火气最大:谁叫你们一开始就妄想安抚特朗普?这人听劝吗?

可别以为这只是嘴上吵吵。

瑞士出口,美国可是最大买家之一,光2024年就占了瑞士出口的18.6%。

瑞士出口啥?

制药、手表、机械、奶酪、咖啡胶囊、巧克力……这些你以为是精致生活的代名词,其实都是特朗普眼里的你们从我们这偷钱。

他说瑞士从美国窃取了400亿瑞郎。

数据不会说谎,可也不一定能讲清楚谎。

美国2024年对瑞士是38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特朗普觉得这不对劲,要打回去。

于是就有了这纸39%的税。

打得最狠的,还是瑞士制药行业。

你说这玩意可替代吗?

罗氏、诺华这俩制药大厂名字写着命门。

特朗普不是没目标,他的核心目的压根不在瑞士,而在于逼制药巨头降价。

说得难听点,这39%关税压根不是关你税,而是挤你药。

那GDP会掉多少呢?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那边给了答案:

如果制药业被加税,GDP直接少0.7%,

每个瑞士人年均少700瑞郎,折合5000人民币多点。

这要是在中国,网友早都在评论区安排了剧本:

请瑞士人吃顿火锅压压惊。

建议瑞士出口钟表教学,看看能不能把特朗普的时间观念调准点。

但在瑞士,没人笑得出来。

哪怕是温文尔雅的经济学家,接受采访时都要憋住火气。

他们说,这个关税不光没有经济逻辑,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讹诈。

更讽刺的是什么?

瑞士几乎不对美国商品加税,除了农产品外全都免了。

他们连工业品关税都取消了。

结果,美国的回应是:你太配合了,那就你来顶锅。

还有人扒出瑞士央行近期操作,说他们压低了瑞郎汇率,以利出口。

这话在特朗普嘴里,变成了你们搞汇率操纵。

讽刺还没完

瑞士其实早就向特朗普开出条件:我们投资1500亿瑞郎,放你一马行不?

特朗普:等我选完再说。

为什么瑞士被选中开刀?

因为它软,它不吵,它讲规则,它是多边主义的死忠粉。

可在单边主义满天飞的时代,小国的礼貌往往成了别人动手的理由。

你看,瑞士还得继续笑着谈、忍着谈、扛着谈。

嘴上骂得响,行动上却不敢动太多。

道理很简单,它是小国,它不能像大国那样一言不合就甩锅掀桌。

可时间不等人,七天缓冲期,一晃眼就过去了。

制药公司不让利?

税就落地;政府不再谈?

市场就掉线。

39%,这数字背后是个警告:在没有规则的世界里,软弱是一种资,而不是通行证。

最后还是想问一句,祖特尔总统如果再打那通电话,你猜她还会说什么?

会不会干脆不打了?

直接去找欧盟、去找中国,重新找一个不动不骂就能说话的买家?

不一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瑞士的奶酪,恐怕这回真的要咬着碎渣才咽得下去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