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我成功当选,我将毫不犹豫地即刻重启与台湾的紧密关系!”洪都拉斯总统候选人阿斯夫拉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演讲,如同在国际舆论舞台上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这位国家党候选人信誓旦旦宣称:“与台结盟时,洪都拉斯的情况好上100倍!”更重要的是自由党候选人纳斯拉亚也紧随其后,不仅承诺“复交”,同时还指责中国“剥削洪都拉斯”。
一时之间,台当局仿佛窥见了希望的曙光——若洪都拉斯选择转向,这或将成为其二十年来首次迎来新增的“邦交国”,届时其邦交国数量将从12个跃升至13个。
政治豪赌实为选举算计。
国内的保守派力量、对美国仍抱有憧憬的选民,以及暗中操控的华盛顿势力。
美国媒体《外交家》进一步激起了波澜,提出了精心构造的三大“论据”:中国未能兑现经济承诺、执政党民调呈现下滑趋势、洪都拉斯迫切需要修复与美国的关系。
数据是打脸的利器。
细览中洪建交两年来的辉煌成绩,2023年,双边贸易额实现飞跃,激增至19.1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其中,洪都拉斯对华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增幅高达177.6%。步入2024年,贸易额再创新高,攀升至20.3亿美元,洪都拉斯对华出口亦持续增长,年增幅度近20%。
中国市场的敞开为洪都拉斯咖啡从业者带来了连连惊喜。在2024年上海进博会上,一家洪都拉斯咖啡企业成功签约大额订单,对华出口额激增超过五十倍。一场线上贸易对接会便促成了高达1800万美元的合同。
经济合作的深化正不断拓展:在去年,两国成功签署了自贸协定,为双边经贸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五月,双方再次携手,签署了第二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同时,中国企业正积极参与洪都拉斯的5G网络建设以及物流港口的升级改造。
所谓的“经济承诺落空”之谬论,在洪都拉斯虾农的实际遭遇中已被无情地戳穿。
有报道将洪白虾出口的下降归因于中洪建交,甚至声称“台湾曾是洪白虾的最大出口市场,占比高达40%”。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多方面市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单纯的政经转向所导致。中国市场一直对洪白虾的优质农产品持开放态度。
尤为引人深思的是美国在此次角力中的复杂身份。一方面,他们大肆宣扬“中国剥削”的论调,另一方面,他们却紧握着洪都拉斯的经济命脉——美国市场占据了洪都拉斯出口的主导地位,而来自美国的侨汇更是高达其GDP的25%以上。当洪都拉斯决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并考虑驱逐美军基地时,美国的焦虑情绪最终演变成了对反对派候选人的暗地支持。
中方的回应来得迅疾如雷霆,态度亦坚定无比。中国驻洪都拉斯大使馆发表严正声明指出:“一个中国原则系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作为我国的建交国,洪都拉斯理应恪守此原则。相关候选人应立即纠正其错误言行,明确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这非但是一份外交声明,更是对洪国选民的一次重要警示:政客们所使用的竞选言辞,或许会令国家承受沉重的代价。
历史教训就在眼前。当萨尔瓦多、巴拿马等国与中国建交后,基建项目落地、贸易逆势增长;而坚持与台维持“邦交”的危地马拉等国,仍在发展泥潭中挣扎。
洪都拉斯现役国防部长、同时也是执政党提名的候选人蒙卡达尔已公开表示,将致力于维护对华的友好关系。本次选举采用的规则是“简单多数决”,这预示着这场角逐依旧悬念重重。
那些候选人的豪言壮语背后,实则是将台湾当作一张廉价的选举牌。台当局幻想“邦交国+1”的虚荣,美国盘算着遏制中国影响力的筹码,洪都拉斯反对派则盯着选票和美元援助——唯独没人关心洪都拉斯民众真正的生存发展。
随着竞选热潮的退去,现实的经济利益逐渐显现。根据世界银行2022年的数据,洪都拉斯的人均GDP仅为1400美元,这一数字并不会因为政客们高喊“亲台”口号而有所提升。然而,中国提供的市场准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却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财富回报。
国际关系非赌局可比,洪都拉斯人民的福祉亦不应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随着11月大选的落幕,无论新任总统是谁,他们所面临的并非外交上的投机游戏,而是来自民众对于就业、发展以及尊严的急切期盼。
历史业已昭示:任何逆时代潮流而动的政治作秀,终将如同触礁之舟,在现实的波涛中破碎无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