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巴西,这个国家真是挺特别的。每当足球赛开始,巴西就成为焦点,人人都会想起它。不过,一旦比赛结束,好像人们就立刻把巴西给忘了。我们谈论国际大事,比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贸易战这些热点问题时,通常也不会第一时间想到巴西。但实际上,巴西是个大国,陆地面积达到854万平方公里,是全球第五大国家。此外,巴西还拥有363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谈到殖民扩张,大家通常会想到欧美列强,但巴西在南美洲能够占据这么大一片土地,也是经历了长期的扩张才得来的。
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在1500年前吧,巴西这块地方一直是印第安人的老家。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叫巴西的国家呢。那里的印第安人分成好多独立的小部落,他们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或历史。到了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有个叫佩德罗·卡布拉尔的航海家在去印度的路上,因为风吹得不对头,走错了路,结果就撞见了巴西。但那时候,葡萄牙人主要忙着在东方搞海外贸易,一开始对巴西并不怎么上心。过了30年,葡萄牙人才在巴西建了个叫圣维森特市的地方,算是他们在那里的第一个据点。再后来,有些葡萄牙人跟着一个叫若奥·拉马里奥的人,在离海边不远的地方建了个小村子。
后来,这个小村子逐渐发展成了巴西现今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到了1549年,葡萄牙人在巴西沿海建立了16个居住点。那时,葡萄牙还派出了第一位管理巴西的总督,名叫托梅德·索萨。1552年,索萨在海湾附近找到了一个他认为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那就是现在的里约热内卢。不过,索萨只担任了一年总督就返回了葡萄牙,所以开发里约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继任者身上。然而,1555年法国人抢先在里约建了一个军事堡垒。这导致葡萄牙和法国在1560年因为争夺巴西而爆发冲突,120名葡萄牙人带领140名印第安人进攻了只有74名法国人和几名奴隶防守的堡垒。
法国人在一次战斗后退了一公里,但他们依旧悠闲地在港口闲逛。到了1567年,葡萄牙人再次与法国人交战。这次战斗时间很短,仅仅几个小时,葡萄牙人只损失了十几人便取得了胜利。这两次小规模的战斗最终让葡萄牙控制了巴西。葡萄牙人发现巴西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甘蔗,于是从非洲购买了大量的黑奴来种植甘蔗。一些黑奴忍受不了甘蔗园主人的虐待,逃到了巴西内地的荒野地区。甘蔗园的主人组织队伍进入内地抓捕逃亡的黑奴,这也使得巴西内地逐渐被开发。
在1750年1月13日,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了一个条约,名为《马德里条约》。这个条约明确了谁占领了土地,谁就拥有那片土地,从而解决了巴西的边界问题。根据条约,西班牙承认了葡萄牙已经占领的地区,这些地区因此成为了葡萄牙的巴西的一部分。比如现在的巴西北部的阿马帕州、中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以及南部的南里约格朗德等地,在当时就已经属于葡萄牙的巴西了。这样一来,葡萄牙的巴西领土大大扩展,几乎达到了现在巴西面积的一半。
1695年,在巴西的内陆深处发现了重要的金矿。接下来的四十年间,人们在米纳斯吉拉斯、巴伊亚、戈亚斯和马托格罗索等地陆续发现了更多的金矿。到了18世纪,葡萄牙由于缺乏稳固的产业,国力逐渐衰弱,而巴西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开始迅速发展。据《剑桥拉丁美洲史》记载,当时葡萄牙的出口商品中,本国生产的只占27.43%,而巴西生产的却高达60.76%,其他殖民地的贡献仅占2.95%。可以说,巴西已经成为葡萄牙经济的重要支柱。到了1807年,葡萄牙在拿破仑的打击下,王室逃到了大西洋另一边的巴西避难。
为了得到巴西人的支持,葡萄牙王室放松了对巴西的控制,允许巴西人自由与外国人做生意,开设工厂和学校也不再受限。这样一来,巴西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1807年,即使在葡萄牙统治下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人口也只有5万。但葡萄牙王室迁到巴西后,里约的人口迅速增加到25万多,成为南美的大城市。1808年,巴西的第一所军事学校成立。1814年,巴西国家图书馆建成。1815年,巴西第一个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开始建设,比葡萄牙本土还要早。同年,葡萄牙和巴西以及阿尔加维联合成立王国。
巴西现在不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了,它和葡萄牙是平等的伙伴,一起组成了联合王国。1820年,葡萄牙的王室搬回了里斯本,但王子佩德罗却选择留在巴西,以摄政王的身份管理这里。其实,佩德罗王子10岁就来了巴西,他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也把自己当成了巴西人。那时候的巴西,经济和地位都不比葡萄牙差,有些地方还更强呢。可葡萄牙议会却想不切实际地把巴西再变回殖民地。于是,在1821年4月24日,他们宣布取消了巴西的管理中心,打算把巴西分成几个省,都听里斯本的。
原来那个统一的巴西不复存在,将被分割成几部分,重新回到葡萄牙的统治下。这样一来,巴西的摄政王佩德罗王子的权力就变得很小了。到了1822年1月9日的早上,里约热内卢的许多市民在罗萨里奥大教堂聚会后,一起朝王宫走去。里约市政会的负责人若泽·佩雷拉向佩德罗王子宣读了市民们的请求书,希望他留在巴西,带领大家争取独立。佩德罗王子当即表示:“为了大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繁荣,我同意留下,告诉大家‘我留下’。”在葡萄牙语中,“我留下”就是“Fico(菲科)”。因此,这一天成为了巴西历史上的“菲科日”。
两天后,驻守里约的葡萄牙士兵打算包围王宫,抓走佩德罗。这时,上万名巴西民众涌向王宫广场,葡萄牙军队见状,吓得迅速撤退到尼泰罗伊岛。佩德罗随即宣布不再服从里斯本的命令,并驱逐了里约城内的葡萄牙军队。接着,他自任主席,成立了“巴西各省代表委员会”。8月1日,佩德罗宣布《巴西独立宣言》,没几天,他又发布《告全国人民书》,并向外国派遣了独立国家的大使。到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罗在伊皮兰加打猎时,收到葡萄牙议会催他回国的信。他愤怒地撕碎信件,大声喊道:“要么独立,要么死!”自此,这一天成为巴西的国庆日。
1822年12月1日,佩德罗王子在里约热内卢登基,成为了巴西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人们称他为佩德罗一世。三年后,葡萄牙不得不承认巴西已经独立。当时的巴西是世界上第六大的国家,仅排在英国、法国、俄国、中国和土耳其之后。巴西敢于称自己为帝国,是因为它相信自己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刚独立时,巴西的人口只有五百万,但它拥有广袤的亚马逊雨林,这意味着无限的机会。与其他拉丁美洲国家通过激烈的战争获得独立不同,巴西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从而保留了许多殖民时期的经济基础。
巴西在没独立之前,就开始往外扩张了。拿破仑战争期间,因为法国占领了葡萄牙老家,所以葡属巴西就去打了法属圭亚那,占了它一阵儿,直到1817年才还回去。另外,葡属巴西还跟西班牙抢拉普拉塔地区,打了好几仗。1801年,葡属巴西跑到西属拉普拉塔总督区的乌拉圭,把乌拉圭北边的地划进了自己的南里奥格兰德省。到了1815年,乌拉圭的阿提加斯搞了个“联邦同盟”,把已经归葡属巴西南里奥格兰德省的地也圈进去了。葡属巴西一看,1816年又去打了乌拉圭。最后,1821年,葡属巴西干脆把整个乌拉圭都占了,包括西斯普拉丁省。
巴西在1822年独立后,接管了之前由葡萄牙统治的土地。到了1825年,西斯普拉丁省宣布要独立,不再受巴西控制。巴西当然不同意,于是派军队去管。阿根廷也看上了这块地,和巴西打了起来。西斯普拉丁省就趁巴西和阿根廷打,成功独立了。这场战争让巴西经济变差,民众非常不满。到了1831年,里约热内卢的人先开始闹事,接着其他地方的人也跟着一起抗议。无奈之下,佩德罗一世只好把王位传给了年仅五岁的儿子佩德罗二世。佩德罗二世登基后,巴西各地的人,无论是统治者、共和派,还是普通百姓,都不断发起叛乱。南里奥格兰德省也想独立,并得到了乌拉圭、阿根廷、意大利的支持。
1836年,南里奥格兰德州宣布不再跟随巴西。到了1843年,由于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关系恶化,南里奥格兰德共和国失去了两个关键的支持者。1845年,南里奥格兰德共和国与巴西帝国政府协商后,决定不再保持独立。自此之后,巴西境内基本没有再发生大的叛乱,国家逐渐统一,政局也更加稳定。随着国家的稳定,巴西开始着眼于对外扩张。当时,欧洲正处在工业革命的高潮。巴西当时的统治者佩德罗二世非常重视教育、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他是一位多语言大师,精通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汉语和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
当佩德罗二世在位时,他大力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因此像达尔文和雨果这样的大人物都曾赞美过他。从1850年起,巴西开始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并且废除了奴隶制度。这些措施让农民的工作热情更高,也为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1854年,巴西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这个速度甚至超过了部分欧洲国家。到了1868年,巴西的铁路总长已经达到了718公里。到1889年,巴西已经拥有9200公里的铁路,还有9000公里正在建设中。随着铁路网络的扩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国内市场也因此变得更加统一。
在那个年代,巴西开始大力扶持自家的咖啡产业,并且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咖啡、橡胶、棉花、烟草、可可和冬青这些商品,成为了巴西当时主要出口到国外的产品。随着咖啡产业的迅速发展,连英国的投资商都被吸引了过来。到了19世纪下半叶,巴西的铁路、航运和公路建设速度都非常快。巴西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也迅速加快了。到了1850年,巴西的出口量超过了拉美其他国家,是阿根廷的三倍。从1840年到1889年,巴西每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4.8%,比当时的美国和欧洲都要快。到了1880年,巴西人均GDP已经和美国差不多;而到了1890年,巴西的国家GDP比阿根廷高出40%。
佩德罗二世不仅努力发展巴西的经济,还非常重视与欧洲和美国的外交关系,坚决不让殖民主义势力干涉拉美的事务。他帮助邻国智利和秘鲁对抗西班牙,这让巴西在拉美地区的话语权大大增强。他还创建了巴西历史地理协会,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提升巴西的影响力。在提升巴西影响力的过程中,佩德罗二世依靠巴西庞大的国土面积、超过一千万的人口以及强大的军队,不断扩张领土。1851年,巴西加入了对抗阿根廷独裁者罗萨斯的联盟,派遣了四千多名士兵前往乌拉圭和阿根廷,最终罗萨斯政权垮台。
那一年,巴西和巴拉圭在南马托格罗索那片有争议的地方经常闹矛盾。1855年,巴西为了能让船只在巴拉圭河上自由航行,派出了20艘大船顺着巴拉那河向上航行,试图吓唬巴拉圭。后来,这个问题和平解决了,但巴西和巴拉圭因此结下了仇,为以后的大规模冲突埋下了种子。1859年,巴西抓住委内瑞拉内乱的机会,趁机出兵,迫使委内瑞拉签订了一个条约,将奥里诺科河和亚马逊河分水岭以南的土地割让给了巴西。到了1864年,巴西联合阿根廷和乌拉圭,组成了三国联盟,对上了巴拉圭。这场战争在巴西的历史中,被视为巴西军队开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战争期间,各种新型武器纷纷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像军事工业这样的重工业的发展。同时,为了满足战争需求,巴西政府加大了道路建设的力度。战争结束后,巴西作为胜利者,占领了巴拉圭的一些土地,并获得了巨额赔款。1867年,巴西和玻利维亚联手,占领了秘鲁东部富含橡胶的阿克里地区,并迫使秘鲁签署了《阿亚库乔条约》,割让了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战争花费巨大,让巴西普通民众的负担越来越重,国内矛盾也日益尖锐。最终,在1889年11月15日,马托格罗索省的军区司令德奥多罗·达·丰塞卡发动政变,推翻了皇帝佩德罗二世。
巴西帝国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巴西依然想着把领土再扩大一些。而且,巴西在这方面很有本事,很多时候根本不用打仗。它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都比周边国家强很多。有时候,巴西只要在外交上稍微施加点压力,邻国就会乖乖让步。从1895年到1902年,巴西有个外交高手叫里奥·布兰科男爵,他靠着谈判技巧,没用一枪一炮,就帮巴西争取到了相当于法国大小的一片土地。到了1903年,巴西又动用了各种手段,既有强硬的,也有灵活的,最后让玻利维亚不得不签了一份《彼得罗波利斯条约》。根据这份条约,巴西用阿布南河和马德拉河交汇处的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换来了玻利维亚19.1万平方公里的阿克里地区。
1907年,巴西趁着哥伦比亚内乱和失去巴拿马的时机,把哥伦比亚东南部橡胶丰富的地区占为己有。从1822年独立以来,巴西凭借人口众多、经济实力雄厚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花了近一百年时间不断扩张领土。有时候靠武力强取,有时候靠外交手段谋取,几乎没有流血就能得到好处。除了乌拉圭那件事儿没成功,像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这些邻国,都被巴西占了不少地盘。最终,巴西国土面积达到了854万平方公里,成为南美洲当之无愧的头号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