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直指特朗普是唯一停战希望,美国武器供应成冲突导火索

联合国那地方,灯火通明,特朗普一登场,就感觉整个场子的气压都变了。他把阿联酋、卡塔尔、沙特这些中东的大佬们都聚到了一起,那架势,仿佛不是在开会,而是在导演一出历史大戏。他对着全世界的镜头,声音洪亮,下巴微微扬起,说:“我们要结束加沙战争,甚至,怎么说呢,可能现在就能搞定……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场会。”

那股舍我其谁的劲头,简直了。他特别强调,这次来的,“除了以色列,所有重要角色都到齐了”,还顺便预告了一下,下周就请内塔尼亚胡到白宫坐坐。整个会场都弥漫着一种奇特的乐观情绪,一种“和平马上就要来了”的喧嚣。

你看,会开得似乎真的很不错。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提了个大胆的建议,说既要保以色列安全,我们印尼也愿意出两万维和部队去加沙。特朗普听了,当场就大加赞赏。会后,记者堵住他的特使,想问点什么,那哥们儿啥也没说,就默默地、用力地竖起一个大拇指。土耳其的埃尔多安,更是直接,说跟特朗普的会“非常有成果”。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你,特朗普,这个和平缔造者,马上就要成功了。

但就在这片和平的喧闹声里,总有那么一两个不合时宜的声音。法国的马克龙就是那个泼冷水的人。他好像根本没被那股气氛感染,反而一针见血,那话说的,简直是把桌布都给掀了。他说,真正能让这场战争停下的,其实只有特朗普一个人。原因?简单又粗暴:因为全世界,只有美国在给以色列提供武器。

这盆冷水,泼得真是时候。因为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和平曙光”的第二天,美国政治新闻网就扔出个猛料。说是特朗普在跟阿拉伯国家领导人闭门会议的时候,给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承诺:绝对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这事儿可就太有意思了。据那些所谓的“知情人士”说,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强硬到异常。他的团队甚至准备了一份白皮书,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终结战争的计划,而“不允许吞并西岸”,就是里面的关键条款。这跟他公开场合那种“我这辈子都站以色列这边”的形象,反差大到让人恍惚。他到底在想什么?这盘棋,究竟要怎么下?更乱的还在后头。被大家看作是和平关键斡旋方的卡塔尔,他们的元首塔米姆,转头就在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发出怒吼。他直接点名,谴责以色列打击多哈的目标,说他们就是想破坏停火。塔米姆的声音里全是那种被背叛的愤怒和绝望:“他们的目标就是把加沙彻底毁掉……以色列的领导人,他们就是想把这场战争永远打下去。”一边是和平大秀,一边是私下承诺,另一边又是盟友的怒火。这场景,比任何戏剧都精彩。而特朗普跟欧洲盟友的裂痕,更是摆在了台面上。他跟马克龙坐下来谈的时候,火药味几乎要溢出屏幕。就在前一天,法国和沙特刚牵头,几十个国家联合宣布支持巴勒斯坦建国,这在外交上可是个不小的动静。特朗普呢?他对此嗤之以鼻,话说的很直白,承认巴勒斯坦,在他看来,就等于支持哈马斯。他一遍遍重复自己的立场,“我站在以色列一边”,那感觉,就像是在给所有热衷于“两国方案”的欧洲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马克龙当然不干了。他当场就反驳,承认,没错,以色列在打击哈马斯头目上是有点成果,但哈马斯的战斗人员数量一点没少。他说,靠干掉几个头目就想瓦解一个组织,“这不是正确的做法,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进程”。两个人之间,那条鸿沟,肉眼可见。真正的重头戏,是后来马克龙接受法国媒体采访的时候。他好像彻底放开了,不再顾及那些外交辞令,把矛头直勾勾地对准了华盛顿。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特朗普真那么想要那个诺贝尔和平奖,那他就得自己亲手去结束这场战争。然后,他抛出了那个最尖锐,也最核心的观点。“能有所作为的只有一个人,”马克龙的声音变得异常清晰,“那就是美国总统。”他顿了顿,似乎是想让全世界都听清楚接下来的话:“他之所以能做得比我们多,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不向以色列提供能够发动加沙战争的武器……那些武器,是美国提供的。”这句话,就像一把刀,瞬间刺破了纽约联合国大厦里所有关于和平的华丽泡沫,把那个血淋淋的、最根本的悖论,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特朗普在台上扮演着救世主,调停纷争,撮合和平,但恰恰是来自美国的炸弹和子弹,支撑着这场战争机器的持续轰鸣。所以,这到底是一场和平的斡旋,还是一场精心布置的秀?所谓的和平谈判,如果连战争的燃料供应都避而不谈,那不就是一边高喊着救火,一边却在给火场悄悄地浇上汽油吗?马克龙的话,其实不是说给特朗普一个人听的。他是说给全世界听的。结束战争的钥匙,从来就不在哪份声明里,也不在哪场握手里。它就握在那个能拧动战争阀门的人手上。问题只在于,他,到底愿不愿意真的松手。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