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公开活动中遭遇枪击,枪声乍响后,现场黑衣特工迅速上前,用身体为其遮挡,这一刻令人震撼。这些特工隶属于美国特勤局,作为总统的近身保镖,他们的职责本就危机四伏。但翻开历史,不难发现,即便特勤局全力保护,依然有不少总统遇刺身亡。
美国早年总统并没有专属安保团队,他们的安全通常依赖军队或地方警力。而成立于1865年的特勤局,起初只是负责打击伪币犯罪,直至2003年一直隶属于财政部。事实上,特勤局对总统安保的职责到1901年才真正落实。那一年,麦金莱总统在公众场合被近距离射杀后,国会通过法案,特勤局才开始全面肩负此项任务。随后的几十年中,特勤局成为总统安保的代名词。
即使如此,特勤局并非能够保证绝对安全。美国历史上,曾有9位在任总统遭到刺杀,4人付出生命代价林肯、加菲尔德、麦金莱和肯尼迪在任期内遇害。肯尼迪遇刺事件给特勤局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达拉斯的迪利广场遭到枪击。负责安保的特工克林特·希尔在第一声枪响后立刻跃下警卫车,冲向总统座驾,试图以身体护住肯尼迪。但子弹再次射出,总统当场身亡。希尔事后背负巨大心理压力,最终于1975年选择辞职并陷入酒精依赖。他的经历也折射出特勤局特工职业的高度紧张和沉重责任。
特勤局特工到底是怎样的人?申请人需为品行端正的美国公民,具备本科学历,拥有优良的智力、体魄和视力,年龄介于21至37周岁之间。而筛选流程远不止简历筛查,还涵盖详尽的背景调查、测谎、体能与心理测试,只有表现十分出色者方有机会加入。完成选拔后,特工们还需接受诸如武器使用、近身格斗、爆破、通讯技术、驾驶及生存等多项密集培训。
时至今日,美国特勤局规模庞大,成员数量已超过4000人。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保护总统,还包括其家人、副总统、前任总统与关键候选人等。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在特勤局中也占相当比例目前有约四分之一是女性,她们不仅在技术和行政岗位担任要职,越来越多也直接参与要人保护。女性特工以高度的敏锐和细致见长,成为身边安保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时代发展,特勤局运用的装备与战术愈发先进,人员也持续扩充。回看历史,在重大危机时刻依旧是特工以自身充当“盾牌”最为有效。1982年里根总统在怀俄明州时、1979年卡特总统外出场合,特工们都是率先用身体遮挡危险。在突发情况之下,这种保护方式根源于职业准则,而非个人情感。1981年,里根遭遇暗杀未遂,一名特工紧急推总统进防弹轿车,另一位则主动挡在总统前方,自己身负重伤;也正因如此,总统才躲过一劫。
需要强调的是,特工的职责并非“挡子弹”这样简单直接。宣誓词中并没有要求舍命护主,他们的真正任务,是将风险扼杀于萌芽阶段每年要处理数千起关于总统安全的情报,并细致部署所有公开活动的安保工作。只有在防线失守之时,才需以身体作为最后屏障。但已至此,特勤局的使命就已出现失误。
回到特朗普遇袭当天,袭击者能在众目睽睽下攀至二百米开外的屋顶,用步枪瞄准目标,却未见有特工预先守卫此类高点,安保漏洞由此暴露。这一事件,无疑又为特勤局历史烙下难以言说的尴尬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