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出戏,表面是“渔民出海”,其实是马尼拉借华盛顿的肩,把渔船当挡箭牌,在黄岩岛门口和北京掰手腕。
先看最硬的事实亮点:这回不是几条船凑热闹,而是上百艘渔船,混着公务船、护卫舰,直逼黄岩岛和仙宾礁,还先到铁线礁摸底。9月17日,多段现场画面曝光;更早在6月22日,菲公务船赴黄岩岛也被水炮驱离。中国海警流程清清楚楚:喊话—警告—水炮—驱离,动作娴熟不拖泥带水。这里的关键是,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灰色地带战术(用非军手段反复消耗对手的慢性打法)。讲清楚:把民船当盾,就是想用软刀子割主权。
接着说黄岩岛的要害。谁卡住这里,谁就攥着南海中段通道的喉咙。菲方赌中国不敢硬碰,甚至把“渔业保护”当遮羞布,但无论渔船还是公务船,只要组织化、被护航、有配合,中华海警一律按非法接近处置。背后反映的是局面已从临时应急,转向制度化应对:常态巡逻、动态封控、证据公示齐上。金句点拨:门口换了新锁,还装了摄像头。
外部撑腰不可忽视。美方军援、军演、侦察、信息支援一条龙,甚至在2024年4月19日演练“击沉中国造军舰”还辩称“不是故意”。套路很直白:先在海上挑动,再把画面打包给西方媒体,倒果为因,让执法变“欺负”。这背后是抢地盘游戏的放大镜。点破一句:别人递刀子,未必愿替你收拾残局。
再看“算账”的新出招。中国专家高志凯抛出每天罚100万美元的设想,按26年折算,接近一万亿人民币。这不是情绪,而是把非法成本明码标价,形成“法律负债”(谈判桌上的长期欠条)。法理支撑也给足:按美西战争条约(1898年美西划分菲律宾范围的文本),“东经118度以东”才是菲领土,黄岩岛、仁爱礁、中业岛在中方范围。这里的关键是,把口水仗变成算术题,谁亏,一眼见底。
路该怎么走?水炮只是门槛,更关键是规则设防:建立“违责清算机制”,用立法明确海上执法范围、追责条件、处罚流程;同时加强区域对话,划清“越线就付账,不越线就合作”的红线。这不是一脚油门的冲刺,而是下棋:层层出招、步步压实。点破一句:规则就是海上护城河。
结果呢?夜色里,海面被水炮划出一束白弧,扩音器一遍遍低沉喊话,几艘冲在前头的船转舵离开。问题也跟着冒出来:当下一次“百船”或者别的外力换个剧本上场,谁会先掂量这本账,停下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