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A未打先遇难题!鸡肋任务或影响林葳赴美,韩旭成教训

每次听说有中国球员去美国打球,尤其还是后卫,大家心里都能咯噔一下。你说中锋、前锋还好,毕竟块头在那里,在NCAA混几年还能有点存在感。可后卫?

真不是谁都敢碰这条路。林葳,这个在国内已经混出点名气的小伙子,居然就这么孤身一人去了美国,想在NCAA试试身手,光是这份勇气就够让人佩服。

其实,咱们自己心里都明白,亚洲后卫去美国打球,难度大到什么程度。不是说你在国内职业联赛里能拿个得分王,就能在那边呼风唤雨。

美国人打球的强度、节奏,身体对抗,还有那种从小耳濡目染的篮球文化,跟国内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你要真想混出头,教练得先给你机会,可机会不是光靠承诺能拿到手的。

如果林葳刚到球队没多久,就因为一些看起来不重要的比赛请假离队,教练组怎么会信任你?说白了,留给亚洲球员试错的空间真的非常有限。

有人说,全运会重要,代表家乡、代表省队出战,是一种荣誉。可问题是,林葳现在已经选了出国这条路,想要在NCAA立住脚,最需要的就是一开始就表现出职业态度和决心。

美国教练真不在意你在中国有多少荣誉,他们要看你能不能适应这里的强度,能不能和队友打成一片。你要是刚进队就显得“心不在焉”,那以后别想有什么发展空间。

说句不好听的,亚洲球员在美国,想要“吃开”,得比别人多付出好几倍努力,任何小问题都可能被拿来做文章。

更麻烦的是,林葳这个位置在NCAA真的很稀缺。

过去几年,能去那边打球的中国球员,不是大个子就是蓝领苦力,像林葳这种打过职业联赛、又选择去美国从头再来的本土后卫,几乎没啥可借鉴的前例。

老实说,他就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生活、语言、训练节奏,哪一样都能让人头大。别看国内球迷觉得他有天赋、球感好,可在美国人眼里,你就是个新兵蛋子,什么都得从头学起。

林葳这次的选择,确实需要很大的心理准备。

想到这里,不由得让人想起前些年几个“旅美”中国球员的经历。很多人刚到那边,第一年就被语言和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有的甚至直接被边缘化,最后黯然回国。

林葳会不会重蹈覆辙?现在还说不准,但他如果能熬过新环境的考验,打出点名堂,绝对能成为后面一代球员的榜样。

其实,国内也有不少声音觉得林葳应该回全运会,毕竟这是传统荣誉。但现实很残酷,你想两边兼顾,基本不可能。

美国球迷和教练不会理解你的“家乡情怀”,他们只认实力和态度。你要真想在NCAA混下去,就得全心投入,哪怕是所谓的“无关紧要”比赛,也不能掉以轻心。

否则,教练组很快就会对你的态度产生怀疑,到时候你再想争取机会,恐怕就晚了。

说到底,林葳现在面临的难题,其实也是一代中国球员的缩影——究竟是安于国内的舒适圈,还是勇敢走出去,去更大的平台闯荡?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

林葳这次选择了最难走的路,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让人骄傲的名字,现在还没人能断言。不过能肯定的是,这条路上没有任何捷径,他必须比谁都更努力,才能等来属于自己的机会。

未来会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现在的每一个选择。也许有一天,林葳真的能在NCAA打出名堂,让更多中国后卫看到希望,那就算再多的艰难都值得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