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最“富”的连队,却活得像一群亡命徒

你觉得,背负一个英雄的番号,是种什么体验?

是荣耀?是光环?

说白了,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诅咒。

这就好比你爹是马云,那你干啥都得是顶配,考不上清华北大都算家族蒙羞。普通人上班摸鱼叫放松,你摸鱼,那就是败家子,是堕落。

“刘老庄连”,第82集团军里的一把尖刀,就背着这么一个“诅咒”。他们的祖宗,太牛X了。

牛X到了什么程度?1943年3月18号,江苏淮阴,一个叫刘老庄的地方。这支连队的前身,新四军一个连,为了掩护主力机关和老百姓转移,硬扛着一千多个日伪军打了整整一天。结果呢?全连82号人,从连长到炊事员,一个没剩,全部打光。

全部。

一个都没跑。

这种打法,在军事上可能叫“不计代价”,但在人性上,这叫“以命换命”。82条命,换来了大部队和老乡的安全。战后,当地老百姓直接送了82个自家最好的小伙子来,把这个连队重新给续上了。

从那天起,“刘老庄连”这个番号,就不再是一个代号,它成了一份血淋淋的契约。一份用82条命签下的契约,上面写的不是“我们曾经是英雄”,而是“我们必须永远是英雄”。

这压力给的,简直能把人逼疯。

所以你会看到一些魔幻到匪夷所思的操作。

中原腹地搞演习,一条河拦路。一班上去掩护工兵,被“敌方”炮火覆盖,系统判定,全灭。正常部队的思路可能是,等一等,找机会。但这帮人不行。二班长伍林带着人从另一个方向摸,又被暗堡火力压制,兄弟们一个个“阵亡”。

这时候,伍林红眼了。他不是在演习,他是在“还债”。他脑子里可能就一根筋:“82个祖宗在天上看着呢,我不能怂。”于是,两颗手榴弹开路,匍匐前进,一个人端掉火力点,撕开铁丝网。等他完成任务,系统判定,二班,也只剩他一个活口。

惨烈。真他妈的惨烈。

演习打成这样,你说他们是疯子,一点都不过分。

贺兰山下搞五项全能比武。403车组,驾驶员张飞,在帮炮手曹宝刚装填的时候,操作失误,右手食指被装弹机直接削掉一块肉,指甲盖都飞了一半。

十指连心啊兄弟!那得多疼?

正常人,别说继续比赛了,估计当场就得嗷嗷叫着找军医。张飞呢?额头冒着豆大的汗珠,简单包扎一下,一句话没说,爬回驾驶舱,继续开着战车狂飙。血滴子甩得到处都是,仪表盘上,座椅上,全是。

结果,他们车组拿了驾驶第一,射击第二,总分冠军。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状态?这不是热爱工作,这是拿命在捍-卫-荣-誉。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要是怂了,要是退了,就是给那82个烈士祖宗的坟头上泼脏水。

这种精神上的高压锅,每天都在把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炖成一种叫“刘老庄连传人”的特殊材料,汤底就是82年前那场血战。

所以,这个连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叫“自找苦吃”。大纲要求武装越野跑5公里,他们自己加码到10公里。大纲要求打靶80环算优秀,他们内部标准是没打满环就是废物。别人搞战术训练,他们先来个400米冲刺耗掉你一半体力再说。别人拆枪是在白天,他们蒙着眼睛在黑灯瞎火的环境里练。

内卷之王,军事分王。

门口挂着个牌子,上面写着:“距离下一场战争打响还有0日。”

你以为这就完了?这只是这群“疯子”的A面。更可怕的是他们的B面。

你觉得这支部队最怕什么?怕死?怕输?

不。

他们最怕的,是自己变成一块活的纪念碑。一个只能供在荣誉室里,被大家瞻仰,但实际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古董。

前几年,一次红蓝对抗,所向披靡的“刘老庄连”,这个铁拳头,第一次在场上被人打懵了。兵种协同脱节,火力运用僵化,被“蓝军”按在地上摩擦。

这一仗,把当时的连长邢光超彻底打醒了。他发现,光有拼命的狠劲儿,没用。现代战争不是你比谁头铁,是体系和体系的对抗。你还是小米加步枪的思维,人家已经是星球大战了。

魔幻的是,这群最传统的“狠人”,开始了最激进的“转型”。

邢光超一个步兵连长,抱着炮兵的教材,跑到火力连去当小学生,请教人家怎么呼叫炮火覆盖。连里的班长骨干,一个个被派到兄弟单位去“跨界”学习。学合成作战,学无人机侦察,学强电磁干扰下的通信组网。

他们把以前那套引以为傲的步兵战法揉碎了,吸收消化,搞出了一套全新的“装甲步兵班引导火力打击”的方法。

说白了,就是一个班,自己就能当眼睛,直接指挥炮兵和武装直升机,对着目标一顿锤。

后来再上场,画风全变了。对面“蓝军”刚露头,这边坐标就发出去了,天上“快递”就到了。打得对手直骂娘。射击命中率提高了15%,准备时间缩短了40%。

这事儿还没完。邢光超调离,新连长朱明朝接手。交接工作时,邢光超递过来的不是什么连队总结,而是一份还在修改的训练方案。他反复叮嘱:“开门练兵,千万不能停!”

于是,这份方案,在朱明朝手里,从2.0版,迭代到了3.0版,还在不断更新。

这就是“刘老庄连”的生存法则:昨天我们用命换荣誉,今天我们用脑子保住荣誉。他们比谁都清楚,战场上,菜,是原罪。而最大的菜,就是抱着功劳簿不放。

这种深入骨髓的危机感,让他们不仅对自己狠,对世界也保持着一种野兽般的警觉。

但是,这群在训练场和学习上如此“变态”的家伙,在老百姓面前,却完全是另一副面孔。

2023年夏天,京津冀发大水。连队主力大部分在南苏丹维和,营区里就剩下26个人留守。上级考虑到人少风险大,抗洪任务就没安排他们。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26个兵,直接写了封血书——不对,是按了红手印的请战书,递了上去。内容简单粗暴,就一句话,重复了三遍:

“我们‘刘老舍连’誓死要上抗洪一线!誓死要上抗洪一线!誓死要上抗洪一线!”

旅领导看着那26个鲜红的手印,还能说啥?批了!去!

26个人,连夜出发,到了任务区,不休不眠,构筑堤坝,搬沙袋,堵决口,干了整整21个小时,直到洪峰过去。

这一切,都被一个叫孙铭朝的天津小伙子看在眼里。他觉得,这帮兵,满身泥水,跟自己年纪差不多,却在干着保护几万人的大事。太帅了。

然后?然后他就跑去参军了。更巧的是,他正好被分到了“刘老庄连”。

下连第一课,参观荣誉室。他看到了那份请战书,听完了连队所有的故事。但他觉得,最震撼他的一幕,是在一个视频资料里看到的。视频里,全连官兵对着连旗宣誓,吼出了一句让他头皮发麻的誓词:

“我有勇气成为连队下一名烈士!”

那一刻,孙铭朝才真正明白。这支部队的所谓“诅咒”,其实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他们不是被动的背负,而是主动地拥抱。拥抱那种牺牲精神,并将之视为自己存在的最高价值。

因为在他们看来,军人的荣誉,不是活下来,讲自己的故事。

而是在必要的时候,成为故事本身。

这就是“刘老庄连”,一群继承了最辉煌遗产的“富二代”,却活得比谁都像一群亡命徒。他们用82年的时间,向世人证明了一个道理:

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回忆历史,而是成为历史。

并且,随时准备着,为创造新的历史,献出一切。

包括生命。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