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海华
近日,聊城市城镇燃气安全生产委员会创新举措,组织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城镇燃气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一述二查三问四评”座谈会。这一举措,通过“述职、检查、询问、评分”四个环环相扣的步骤,构建了一套务实、高效的安全监管闭环。
“述”是基础,倒逼责任上肩。在座谈会上,企业“一把手”不再是简单地汇报工作,而是围绕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安全投入保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预案演练等核心内容进行系统性述职。这一过程,迫使企业负责人必须将安全职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被动接受检查”转变为“主动陈述履职”,使其深刻认识到肩上沉甸甸的安全责任。公开的述职,既是一份庄严的承诺,也是一次面对同行和监管部门的自我加压,有效杜绝了安全责任“悬空”“虚化”的现象。
“查”是关键,推动隐患见底。此处的“查”是双向的:一方面是监管部门对企业现场隐患的常态化检查,另一方面则是对其述职内容的真实性、细致性进行核查。通过比对述职报告与实际工作记录、现场管理状况,能够有效识别出企业是否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纸上谈兵”的问题。这种将“听其言”与“观其行”相结合的检查方式,直击安全管理中的形式主义,精准地揪出隐藏在细节中的“魔鬼”,推动企业从源头上补齐短板、堵塞漏洞。
“问”是深化,激活内生动力。问”,是现场质询,是整个流程的“增压阀”。由专家和监管人员组成的“评审团”抛出尖锐问题:“您的安全投入如何保障精准有效?”“针对‘最后一公里’的用户端安全,有何治本之策?”这些直面痛点的提问,让会场“辣味”十足,让负责人“红脸出汗”。这种压力并非目的,而是手段。它旨在激发企业负责人的深层思考,将其“问醒”“问明”,从而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从内心深处激活企业抓好安全管理的内生动力。
“评”是闭环,树立鲜明导向。“评”是是确保整个工作机制不流于形式的“指挥棒”,它依据前述三步的表现,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履职情况进行量化定级。其关键在于结果的运用:评分必须与企业的信誉、政策支持及监管频次等切身利益挂钩。对优秀者予以褒奖,树立标杆;对落后者予以惩戒,重点监管。通过这种鲜明的奖惩导向,最终在全市燃气企业中树立起“安全即效益,履职才光荣”的共识,引导所有企业行走在重安全、强管理的正确轨道上。
总而言之,聊城市推出的“一述二查三问四评”四步工作法,精准地抓住了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通过一套严密的组合拳,将燃气“安全阀”拧得更紧,为千家万户的炊火炊烟和城市的安全运行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