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血本,1.2亿搭出从未下过雪的香港:梁家辉古天乐金城武这场豪赌,五亿票房收场后留下的只有争吵

八年血本,1.2亿搭出从未下过雪的香港:梁家辉古天乐金城武这场豪赌,五亿票房收场后留下的只有争吵

金城武站在片场,盯着剧本发呆。

每天开拍前,他要花两小时才能理解当天要演什么。刘青云那场戏拍了二十七遍,导演还在喊“再来”。古天乐为了角色减掉十五斤,梁家辉七十二岁爬上爬下拒绝替身。摄影棚里的人工雪一直在下,铜锣湾被白色覆盖,这座从来不下雪的城市,在麦浚龙的镜头里变成了冰封世界。

八年筹备,预算超支,发行商跑路。七小时粗剪版最后压成两小时,《风林火山》终于在国庆档上映。

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香港

1.2亿砸在美术上。

剧组在棚里搭了整座架空香港,人工造雪机昼夜运转。白色覆盖霓虹灯和街道,铜锣湾变成北极圈。美术指导的解释是:雪代表罪恶的掩埋。可粤语区观众坐在影厅里皱眉——这座城市什么时候见过雪?

有人说这是在学《冰血暴》,营造异化感。也有人注意到那场白粉飘落的戏,粉末和雪花混在一起,界限模糊。坂本龙一生前做的配乐在这时响起,电子音效像暴风雪灌进耳朵。老先生临终前还在调整音符颗粒度,可上映后有观众抱怨:音乐太吵,把故事淹没了。

戛纳首映那天,媒体评价撕裂。“港版哥谭”和“导演自嗨”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报道里。飞回香港后,团队大概就知道这片子要遭遇什么了。

看不懂是观众的问题,还是电影的问题

开场三十分钟,影厅里开始有人拿手机。

贩毒家族、腐败警察、杀手救赎,几条线索同时展开。编剧用《孙子兵法》里的“风林火山”对应角色,刘青云是“疾如风”,听起来挺讲究。可坐在电影院的普通观众管不了那么多,他们只想知道:谁是谁?谁杀了谁?为什么要杀?

影评人说这是导演和观众的智力博弈,愿意二刷的人才能看懂。院线经理的比喻更直白:奢侈品,懂的人少,但愿意掏钱。

票房定格在5.8亿。豆瓣7.5分,猫眼6.9分。专业影迷在长评里分析象征和隐喻,大众观众在短评里吐槽看不懂。高圆圆的角色动机不明,像个会动的布景。那些加盟的港片老演员——梁家辉、刘青云、古天乐——他们身上本来带着《无间道》《黑社会》的集体记忆,可这次,记忆被风格化镜头压碎了。

麦浚龙后来回应:我拍的是香港的幽灵,不是肉身。

一场关于港片的葬礼还是新生

有人把《风林火山》叫做“新派港片实验”。杜琪峰式宿命论加王家卫式视觉美学,听起来很美好。可年轻观众说这片子太沉溺形式,老港片迷说它丢了烟火气。

毒品、豪门、暗战——这些情节下面埋着别的东西。学者说这是政治寓言,用犯罪片外壳包装香港回归前的身份焦虑。片中那个叫“冰岛”的地方代表逃离幻想,只是观众看完也没搞清楚。

制片人方励站出来说话:华语电影需要冒险者,失败也值得。反对者认为为风格牺牲叙事的做法会毁掉行业。两边吵得热闹,票房数字摆在那里,冷冰冰的。

八年时间换来的是什么?一部分人觉得震撼,一部分人觉得困惑,还有一部分人根本没看懂就走出影厅。摄影棚里的雪早就化了,搭建的香港拆得干干净净。演员们拿着片酬离开,导演继续筹备下一个项目。

这场豪赌到底输了还是赢了,大概要很多年后才有答案。或者永远没有答案。那座从不下雪的城市,在胶片里被冰封,在现实里继续发热。争吵还在继续,雪已经停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