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特朗普软了,美每天对华进口10亿美元商品,中国港口变得拥堵

别看特朗普关税口子开得大, 但对于中国商品美国还是买。

甚至美国必需中国商品的频率比之前还高了?一天10亿美元货物的进账,特朗普怕是不得不承认,美国关税未奏效了。

与特朗普的预期相反,贸易战并没有让中国港口变得冷清。恰恰相反,中国港口近期异常繁忙。船舶追踪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当周,船只在抵达中国港口后,平均需要2.66天才能进入泊位,比此前一周长出17%,创下今年最长的排队时间。

彭博社10月22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每天约有10亿美元中国商品运往美国,9月份中国对美出口较8月份甚至还有小幅上升。

而与美国港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最大、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的入境货运量预计比去年同期下跌超过35%。

很显然,对于如今的美国人来说,日常的生活,是一点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纽约时报》的报道揭示了这一现实:美国所有的家用烤面包机都是进口的,其中99%以上来自中国;雨伞从中国的进口率达到了98%。

个人护理用品如化妆刷、指甲剪、梳子,几乎都刻着“中国制造”的烙印。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商品更是完全依赖中国进口。仿真植物、婴儿车、儿童绘本,中国几乎是美国唯一的进口来源。

就连美国人节日庆典放的烟花,2024年到2025年进口的5.08亿美元里,95%都来自中国。

一位美国玩具企业老板吐槽,连做玩偶头发的原材料美国都没工厂能生产,现在加了关税只能涨价几十个百分点,经营了四十多年的企业都快撑不下去了。

终归是老问题,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针对中国,但实际上更大的伤害却反弹到了美国自己身上。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闭门会议上向投资者承认,与中国的关税僵局“无法持续”,这已经对金融市场造成不稳定,并引发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担忧。

更直接的压力来自美国国内。全美50个州都爆发了农民抗议,1100多万人举着“要销路不要补贴”的牌子施压特朗普的选票基本盘。

9月份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直接跌到了零,这还是2018年以来头一回。美国大豆协会急得直喊,要是中国不买今年的新豆,豆农得亏至少30亿美元。

而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企业诺斯罗普・格鲁曼立刻爆雷,B-21轰炸机项目亏损4.77亿美元,光稀土断供的停工损失就占了三分之二。

前后的夹击,不得不认准的是事实,现实的情况也是一再冲击特朗普对华的关税强征。

中国不仅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市场,也是美国农产品、集成电路、煤、石油气等商品的关键买家。

所以也不奇怪特朗普最近突然在对待中国时态度放软。

只是特朗普却是服软中带着傲慢,10月19日他就透口风,说可能降低对华关税,但也提了两个条件:中国得买美国大豆,还得松一松稀土管制。

可见关税贸易战是美国发起,但中方的反制也最是戳中美国的软肋。

而中国已经铺好了后路,减少美豆采购的同时,跟巴西、阿根廷签了长期协议,9月从巴西买的大豆就占了总进口的85.2%,根本不愁断供。

而稀土管制也是提前三个月发了通报,把规则说清楚,民用审批还提速,完全没乱阵脚。

可以说,如今的中美贸易战已从“关税冲突”转向“供应链与资源博弈”的新阶段。而中国不仅控制着关键资源,还通过“一带一路”合作,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同比增长8.2%,占外贸总额比重提升至30.5%,有效对冲了对美出口下滑的影响。这种市场多元化战略削弱了美国关税大棒的效果。

所以特朗普的“软话”不是偶然,而是面对经济现实的不得已之举。但美国也应该意识到,贸易战没有赢家,港口拥堵终将缓解,贸易数据会有起伏,但经济规律不会改变,港口今天能迎接10亿美元货物,明天或许会更多。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