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每次看国足比赛都特别憋屈?球总在脚下滚来滚去就是传不到该去的地方。前阵子有个老球员聊到民间足球联赛时直接说那不过是旅游项目。这话听着挺刺耳但仔细想想好像哪里不对。
去年有个南方小城的业余球队突然拿了地区冠军。他们既没有高价外援也没有豪华场地。每天下班后三十多岁的电工厨师快递员们聚在中学操场训练。他们的教练是体育老师用的还是二十年前的战术板。可就是这样一支队伍配合起来像用胶水粘着球。你会发现他们的秘密藏在每个周末的早训里。父亲带着儿子来捡球初中生趴在铁丝网外偷学动作。整个社区都被卷进了这种足球氛围。
反观某些职业俱乐部训练基地比五星酒店还气派。可球员停球能飞出五米远。更衣室里摆着进口按摩椅但队员连基础跑位都记不住。有次友谊赛时职业队被学生军逼得手忙脚乱。观众席上有孩子大声问爸爸为什么叔叔们总在散步。
其实足球本质不就是让普通人也能享受奔跑的快乐吗?那个被老球员看不上的民间联赛去年组织了三百场社区比赛。卖水果的摊主组建了菜市场联队纺织厂女工成立了啦啦队。小学体育课第一次有了标准足球教材。这些变化确实不能直接提升世界排名但让八岁孩子第一次射门时眼睛发亮。
我们总在争论什么才是正宗足球。好像必须要有天价转会费或者洋教练才算数。但东北某个县城的故事或许能给出答案。那里冬天零下二十度孩子们在结冰的河面上踢用布缠的球。后来县里用旧体育馆改造了室内球场。现在每到黄昏整个球场像煮开的饺子锅。去年从这个县城走出了两个省青训队员。
当然专业训练很重要。问题是现在连基本功都成了奢侈品。有俱乐部花三百万请外教结果发现球员不会头球。就像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要飞。民间联赛至少让足球回到了泥土里。那些在水泥地上摔跤的孩子那些追着破球跑的午后难道不正是足球最原始的模样吗?
当我们在讨论哪种足球更高级时可能忘了问问球场上的孩子们。那个总被球砸中脑袋却坚持守门的小胖子那个把偶像贴纸粘在书包里的马尾辫女孩。他们才不管什么文旅指标或者国际排名。踢得满头大汗时露出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
话说回来如果哪天你经过社区球场看见一群人在追着球跑。不妨停下脚步看看那些发光的眼睛。你会发现足球从来就不该是会议室里讨论的数字而是划过天空的那道弧线。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