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美国对俄罗斯的两家重要石油公司,罗斯石油和卢克石油展开制裁,这两家公司占有着俄罗斯原油出口相当大的份额,第二天,欧盟公布新一轮对俄制裁计划,把俄罗斯原油的价格上限降到每桶47.6美元,全面禁止俄罗斯LNG踏入欧洲市场,这项禁令将在2027年正式实施,欧盟加大针对俄罗斯的金融交易限制,牵涉到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极大打击了俄罗斯借助虚拟资产规避制裁的可能。
这些制裁还能掐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源头,让俄罗斯的经济吃不消制裁压力,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减少军事行动支援人员。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而这些制裁直接伤害了其外汇收入来源,圣彼得堡开始出现制裁之后,俄罗斯就困难,出口的东西在国际港口没法卖出,那些本来是俄罗斯能源头号主顾的印度和中国也都慢慢停止购买,生怕美元结算惹出祸事,俄罗斯试着把石油资源卖到第三方国家手里,可是这些国家又考虑到对欧美制裁的顾虑,不肯接下全部这些出口产品,于是出口又出了状况。
乌克兰方面的军事行动也冲击了俄罗斯的能源领域,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国内的多个炼油厂,导致俄罗斯国内的燃料供应紧张,出口能力也大打折扣。俄罗斯的军事工业也因制裁而受到冲击,这些年,俄罗斯的军工生产有不少要靠进口零部件,如今,供应链中断后,军工厂就没法正常开工,武器弹药的供应严重不足,离战场的需求相差甚远。
面对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应时称,制裁是敌人的行为,承认制裁会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坏处,但是随后又警告美国不要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否则俄罗斯会给出“强力回应”,随后俄罗斯军方展开了陆海空三军的核力量演习,试图通过展示军事核武器上进行使用,因此两国的冲突基本都会止于常规博弈。
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在一些战区还对乌克兰保持着攻势,但在经济上完全被动,能源收入下降,军费快速增加,再加上战线拉长,经济负担加重。前线士兵的后勤补给也开始紧张,燃料和弹药供应不足,导致战斗推进速度下降。俄罗斯想在亚洲等地开发新的能源市场,但可能的买家有很多选择,不太可能完全依赖俄罗斯的出口产品。欧盟2027年开始全面禁止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已经初步限制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全球交易。俄罗斯经济和军工业越来越累,供应链断裂,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进口停滞。
俄罗斯的财政问题在制裁之下持续加重,制裁影响已经包含对俄罗斯利用加密货币洗钱,融资的方法加以限制,扩展到对带有“影子舰队”油轮的运输链条展开打压,欧盟新推出的黑名单船只令被封住油轮的数目到达558艘之多,俄罗斯的能源收入从前占到预算的三分之一,现在大幅下降,财政赤字增大,通货膨胀愈发严重,经济陷入增长困境,人民的生活压力增大,然而俄罗斯用于军事的开销却一直高居不下,如此不平衡的财政状况短时间内较难改变。
反观乌克兰,依靠西方持续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在战场上的主动权逐渐显现,被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部分被用来让乌克兰购买武器装备,欧盟打算借这些俄资产给乌克兰发放总额达1400亿欧元的贷款,这会迫使俄罗斯为应对流失的资源而有所动作,普京想借助核威胁在外交上博取更多主动,不过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形势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无法全部忽略。
俄罗斯想强化同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联系,但这也显现出来,它在新伙伴体系里战略上的弱点,这种外交关系的加深,大概会让俄罗斯对这些经济体更为倚重,对于美国和西方来讲,中国很早便是头等地缘竞争对手,为了守住整体战略优势,维持同俄罗斯某种缓和就变得很重要。
这场战争的持续进行不只是一场军事战,同时也是一场经济上的博弈,俄罗斯在面临制裁的同时,承受着全方位的经济压力,资源出口受阻,财政危机,民生危机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使俄罗斯坚持这场战争变得越来越困难,西方通过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能源卡位,来达到停战目的,使俄罗斯不得不低头。俄罗斯不可避免的会认识到,对于能源出口的过度依赖,将会使自己陷入长期的经济危机,未来必须要寻求经济多元化,以避免此类危机。
这些制裁也对油价上涨产生全球效应,让欧洲制造业成本飙升,地缘冲突的本质是资源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战争能否结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经济实力,而这正是欧美实施制裁的主要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