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峰会吵成菜市场,90%减排目标又被拖到11月,冯德莱恩救场却留悬念

说个热乎的——刚开完布鲁塞尔的欧盟峰会,结果是那种你看了会心一笑又有点无奈的局面。

事情就一个:怎么把既定的气候目标,跟各国还想活命的经济拉到一块儿。既要当“环保大佬”,又不想把自个儿国家搞垮。这话题吧,表面光鲜,实际就像菜市场砍价,吵得不可开交。

他们表面上签了个“共识文件”,我听到的私下话可没那么简单。很多国家领导人在背后都嘟囔了,谁担心费用高,谁担心产业受伤,什么都有。可那些具体的担心,最后都没写进文件里。为因为一写上去,协议可能就没得谈了,谁也不想把自己逼急了。

最热的卡点是一个目标:到2040年,把温室气体比1990年减掉90%。听着很霸气对吧?但德国、法国这些工业大国心里直打鼓,觉得这步子太猛,吃不消。这事儿原来在9月就该投票,但部长们那会儿就推了,没拍板。大家就盼着这次峰会能定下来,结果……又没定成。

现在的文件措辞很模糊,关于那90%目标,写得不明确。也就是把真正的决断留给11月4号那次部长级投票。有人私下直说,这不就是把问题再往后拖一个月嘛,像电影《土拨鼠之日》,每天都在重复同一个尴尬。

更热的争论是细节——比如要不要对交通和家用取暖燃料征新碳税。不同外交官看同一段话,给出的解释完全不一样。有人觉得文本其实给了推迟征税的余地,另一些人立马反驳,说根本没那意思。这就说明,各国对什么时候动手、怎么动手,算盘差远了。

别以为全是坏事。参与谈判的外交官有点松口气,原因是他们最怕有人借机公开要求撤回已经定好的环保法律。要真那样,局面会更乱。现在至少大家还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表面上还有共识。

峰会能有现在这个局面,冯德莱恩在会前的那封信起了大作用。她在峰会前对领导人让了一步,说可以修改部分现行绿色法规,也对可能增加民众负担的新碳税设限。这招算是个安抚,稳住了不少紧张情绪,给达成那份模糊的共识铺了路。

有乐观点的外交官觉得,冯德莱恩的让步基本上安抚了法国和德国,指望它们在11月4号投赞成票。也有更谨慎的说法,觉得现在只是搭了个框架,细节还得继续折腾。

戏还没完。11月4号的投票才是真正的关键。

要么继续拖,要么有人突然有魄力拍板,给全球气候治理露个面子。

你猜会是哪种?我倒是......想看看热闹。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