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才赚了5分钱?逗我玩吧!”——城建发布财报的当晚,股吧里骂声一片,连平时潜水的大爷都跳出来吐槽。可你把数字扒开一看,事儿没那么简单,甚至有点好笑:公司不是没赚钱,而是赚完马上塞回“债主”口袋,结果账面只剩零头,像极了年终奖刚到手就被老婆收走的中年人。
前三季度一共入账193亿,比去年多出六成多,乍一看喜气洋洋。可拆开三季度,65.5亿收入只比去年多了四分之一,增速明显踩刹车。利润更是惨,当季归属股东只有1.56亿,每股落到5分钱,扣非还倒亏2.5亿,跟文人之前猜的35分钱差出十万八千里。
为啥突然翻车?三条线直接把利润掏空。
第一条线,公允价值。国信证券那5个亿老老实实算进来了,可中科招商手里的南微医学,账面浮盈4个亿,愣是一分没认。公司像是把红包塞抽屉,准备年尾一起发,三季报先装穷。
第二条线,甩包袱。一口气计提减值8.6亿,同行三季报基本没人这么干,城建偏要“自砍一刀”。要是没这一刀,三季度62亿结算额还能留6亿利润,净利率稳稳10%。可财报里的小股东权益还有1.3亿,侧面证明项目本身赚钱,只是公司主动把利润砍成亏损,把账面坑洼一次性填平。
第三条线,补税。正常算,三季度利润对应的所得税顶天一个亿,可报表里直接拍出6.1亿,比去年三季报多出2.8亿,比今年中报更是多了4亿出头。一句话,之前欠的税,现在有钱赶紧还,省得夜里睡不着。
这三板斧下来,账面利润被劈得只剩零头,但现金流却悄悄好转。兜里有钱了,公司先还债再补税,动作像极了拿到项目回款先把信用卡全额还完的中年人,虽然表面“月光”,实际资产表正在消肿。
再把账本往深处翻,现金、合同负债都比同行走得稳。同行里不少小伙伴还在“活下去”边缘挣扎,城建已经能腾出手清理旧账,光这一点就值得多看两眼。
股东名单也透露了点风向。老社保减了点仓,却还没跑远;平安养老、华夏—中欧景气两家新面孔挤进前十。总体看,机构没集体跑路,股东户数反倒少了九百多户,筹码更集中。
有人担心股价被砸,其实真砸也砸不深。三季度该爆的雷都爆了,四季度反而轻装上阵。南微医学那4亿浮盈还在抽屉里,年报大概率要放出来;减值也提完了,后面再亏的空间有限;税一次补到位,后面不用再提心吊胆。把节奏连在一起,年报做到每股四毛左右并不算离谱。
再横向比,同价位地产股谁有三季报三毛的盈利?华发每股四分,万科更惨,前三季度直接亏掉160亿。城建不仅盈利,还是北京地头蛇,根正苗红国资背景,5.24元的股价怎么看都像个打折甩卖区里混进的爱马仕。
短线情绪免不了哆嗦,毕竟市场只看“低于预期”四个字就开骂。可骂完冷静下来,轻装上阵的城建反倒更安全。旧债还了,税补了,减值也一次性剁完,后面随便卖点房、确认点公允价值,利润就能抬头。
有人问我值不值得捡,我说看你要啥。想今天买明天涨停,别来凑热闹;愿意蹲半年等估值修复,这位置算送分题。别忘了,A股里五块来钱的票,还能掏出三毛利润的地产公司,基本用放大镜都难找。
股市不是慈善场,是修罗场。你嫌它慢,它嫌你急。想通这一点,再看城建这份“难看”的三季报,反倒像一封写给未来的信:先把坑填平,再把路铺直,明年走起来才踏实。
讲完了,键盘给你:这5块出头的城建,你敢不敢伸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