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旧识战场对决!胡宗南致电陈赓,反被告知“天下第一旅”已覆灭

国共两党走向对立后,高级将领之间通电话本就是一件怪事。但电话还是来了,这头是陈赓,那头则是国民党“西北王”胡宗南。电话一接通,陈赓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不好意思啊,你的‘天下第一旅’被我给收拾了。”电话那头的胡宗南,想必是气得七窍生烟。

这两个人,可是黄埔军校一期的老同学。当年陈赓要脱离国民党,胡宗南是第一个站出来劝的。后来陈赓被捕,蒋介石动了杀心,也是胡宗南拉着一帮黄埔同窗求情,才保下他一命。谁能想到,十几年后,两人会在战场上以这种方式“重逢”。这份旧日恩情,终究是抵不过时代的洪流。

时间回到1946年,内战的烽火已经点燃。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被解放军打得节节败退,自己的地盘都快守不住了,只能硬着头皮向蒋介石求援。阎锡山这个人,在国民党里一直是个异类,他在山西经营自己的“地下王国”,连铁路都要修成和别处不一样的窄轨,就是不想让老蒋的势力轻易伸进来。

能让这么一个刺头主动低头,可见陈赓的部队有多厉害。蒋介石接到求援,心里其实乐开了花。这正是他削弱阎锡山、将山西纳入中央控制的绝佳机会。于是,他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王牌——胡宗南。

胡宗南当时手握重兵,号称“西北王”,是蒋介石跟前最红的人。他手下最精锐的部队,就是那个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民党军整编第一师第一旅。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教导团,军官清一色黄埔毕业生,装备精良,是国民党“五大主力”里的王牌,几乎是蒋介石的“御林军”。

可胡宗南这个人,骨子里透着一股傲气。在他看来,解放军不过是一群会炸铁路、打游击的“土八路”,怎么可能比得上他这种科班出身的正规军?蒋介石三令五申让他和阎锡山合作,他根本没放在心上。这种轻敌的态度,从上到下,弥漫了整个部队。

就在胡宗南大军压境的时候,陈赓这边却显得异常冷静。他知道硬碰硬占不到便宜,关键在于情报。1946年9月2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电讯侦听人员截获了一段有意思的通讯。

国民党第一军军长董钊和第一师师长罗列正在通话,反复提到“注意南边那个高的地方”。南边高的地方是哪儿?陈赓摊开地图一看,再结合附近的地形,很快就锁定了一个目标——浮山县的塔儿山。那里地势险要,是设伏的好地方。

更有趣的是,他们破译了国民党的通讯密码。那套密码简直简陋得可笑,居然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来代替军事行动。比如“三人组去某地买酱”,指的就是派一个连的兵力去侦察警戒。这种江湖黑话般的暗语,对付别人或许还行,但想瞒过当过特工的陈赓,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一下,国民党军队的调动在陈赓面前就跟透明的没什么两样了。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还没动身,陈赓就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目的地,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悄然在塔儿山地区铺开。

9月22日傍晚,大戏开场。“天下第一旅”的先头部队刚进入伏击圈,就遭到了解放军十一旅的骚扰性攻击。旅长黄正诚压根没当回事,还以为是哪来的小股土匪,不屑一顾。

结果他话音未落,十一旅和十三旅两支主力部队就如同猛虎下山,从两个方向发起了钳形攻势。短短两个小时,先头部队的两个步兵连和一个反坦克炮连就全报销了。黄正诚这才意识到不对劲,可为时已晚。

战况紧急,少将王亚武越级直接向军长董钊汇报。董钊一看形势不妙,自己也不敢做主,赶紧把皮球踢给了胡宗南。而此时的胡宗南在干嘛呢?他正在西安坐镇,刚刚娶了一房新娘子,正在温柔乡里享受二人世界。

被打断了好事,胡宗南火气冲天。他在电话里对着董钊一通臭骂,然后下达了一个想当然的命令: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两面夹击陈赓,把被围的第二团救出来。为了实现这个“夹击”,甚至不惜放弃刚刚占领的浮山县。他不知道,他的每一个指令,都清晰地呈现在了陈赓的作战地图上。

一双靴子暴露了旅长

陈赓抓住战机,立刻命令周希汉、李成芳的部队速战速决。解放军的炮火将国民党的增援部队死死拦在外围,主力则集中力量猛攻被围的“天下第一旅”主力。旅长黄正诚急忙带着第一团去增援,可还没赶到,就传来了第二团全军覆没、团长阵亡的消息。

此时,黄正诚自己也一头扎进了陈赓的包围圈。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旅长,眼看突围无望,竟然想出了一个昏招:换上士兵的衣服,混在俘虏里蒙混过关。

9月24日,战斗结束,“天下第一旅”被全歼。清点战果时,副旅长、少将参谋、团长抓了一大堆,唯独不见旅长黄正诚。就在大家四处寻找时,二十九团团长吴效闵发现了一个细节,一个穿着普通士兵衣服的俘虏,脚上却蹬着一双锃亮的皮靴。在泥泞的战场上,这双靴子实在太扎眼了。吴效闵凭着职业的直觉,觉得这个人不简单。经过一番审问,这个“士兵”最终承认,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旅”旅长黄正诚。

消息传到胡宗南耳朵里,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他气急败坏地给陈赓打去电话,得到的却是对方轻松的确认。胡宗南在电话里怒吼:“陈赓,我与你不共戴天!”但这无能的狂怒改变不了任何事。

随后,蒋介石也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甚至怀疑他是共产党派来的卧底,还发出了“五个胡宗南也顶不上一个陈赓”的感慨。历史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昔日的同窗好友,一个出手相救,一个心怀感恩,最终却因信仰不同,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这场战斗的胜负,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两个人不同人生选择的最终结局。1950年,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彻底垮台,他本人狼狈逃往台湾,最终在1962年病逝,带着无尽的遗憾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