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养老金会自己跑到你家门口告诉你“来领我”?不会的——但如果忘了每12个月做一次资格认证,钱确实会被“按暂停键”。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杭州退休干部职工大学)在2025年11月发出的提醒说得明白:企业退休人员务必在每12个月内完成一次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逾期不办,人社会暂停发放养老金和相关待遇。来源:杭州人社,字字认真。
生活里这事儿很接地气:社区服务点,一位阿姨拎着小包,手里是身份证,愣愣问“孩子给我装的那个APP咋用?”有的孙子坐在桌前,一边耐心教一边点开“浙里办”——搜索“浙里人社”,进到“社保待遇资格认证”,选“本人认证”或“帮助他人认证”,按照提示做脸部识别,屏幕跳出“认证成功”,全家松了口气。看着简单,其实有的人真需要这趟“陪跑”。
▶怎么做最方便
三条路:自己在“浙里办”APP上操作;带身份证到就近街道社区服务点办;行动不便的,可以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协助。时间节点也很清楚:每12个月至少完成一次认证。不会用手机、对流程没把握的,别憋着,去社区问一句就行,别让“不会用手机”变成“欠条”。
▶为什么要重视
公告里还有硬核法律提醒:如果有人隐瞒去世或服刑等事实继续冒领,一经发现不仅要全额追回,还可能被处以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会追究刑事责任。这不是吓唬人,是在守住社保基金的底线,让守规则的人安心,让投机的人无路可走。
说句贴心话,制度可以温柔,但执行要有力。身份证加人脸识别,是把便利递到手里,也把监管留在后台。关键落在社区的“最后一公里”和家人的一声提醒上。很多问题不是技术难,而是习惯和信任问题,一句“我陪你去做个认证”胜过一沓说明书。
我自己看到这条提醒,第一反应是:周末约父母去社区走一趟,顺便聊聊近况。你家里的父母、爷爷奶奶都知道这事了吗?不妨趁着周末拉上一把,既把钱袋子看紧了,也把天伦热热闹闹地维持下去。你会怎么安排这趟“周末小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