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8岁的世界冠军,居然被AI技术克隆出了上百个带货分身,在直播间里卖着十几块钱的蜂蜜和鸡蛋,而这一切,她本人竟然毫不知情。
这就是全红婵在2025年夏天遭遇的现实。 当大多数人还把她当作东京奥运会上那个表演“水花消失术”的14岁天才少女时,她早已被流量时代的黑色产业链裹挟。 人民日报在7月底连续发文痛批AI技术滥用,直接点出全红婵的名字,揭开了这位跳水冠军光鲜背后的真实处境。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AI合成的“全红婵”带货视频逼真到连声音都一模一样。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叫“婵宝小助理”的账号每天发布全红婵推销农产品的视频,实际上全是换脸技术制作的假内容。
不少中老年消费者信以为真,下单购买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之前做公益助农直播的画面,也被不法商家截取后重新配音剪辑,变成了“全红婵哥哥力挺妹妹带货”的虚假剧情。
全红婵的启蒙教练郭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奥运冠军的光环反而成了全红婵的心理包袱。 “她很在乎大家对她的看法,害怕做不到大家对她的期待。”这种压力在2025年达到顶点,当全红婵因脚踝旧伤复发暂时退出集训时,网络上立刻涌现出“状态下滑”、“已被超越”的质疑声。
身体发育带来的变化更加剧了这种困境。 三年来,全红婵身高增长了7厘米,体重增加了约7公斤。 对于需要精确控制空中姿态的跳水运动员来说,这样的变化几乎是致命的。
全红婵自己曾描述这种痛苦:“很痛苦,我的动作没有之前的好,翻腾下来,很快手还没伸上,就已经到水面了,回不到年轻时(小时候)的感觉。 ”她的王牌动作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的失误率一度飙升至43%。
尽管广东队为了帮助她重回巅峰,不惜重金引进德国高压氧舱和AI动作捕捉系统,但外界只看到她“长胖了”的事实。有人甚至翻出她吃榴莲的视频,指责她“不自律”。 实际上,为了控制体重,全红婵每天在28℃的恒温跳水馆进行至少一小时的有氧训练,体脂率硬是降低了1.5%,肌肉量增加了3%。
2025年全运会前,全红婵的家乡湛江迈合村依然每天有上千人前来“打卡”。 全红婵的爷爷家门前成了一条小吃街,最高峰时一天人流量达到3万多人次。 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无奈地表示,只要没有出格的事,家人其实乐意看到游客来村里,“这样可以让村民做做小生意,提高收入。 ”但全红婵自己却深受其扰,她曾对着围在家门口的游客大喊:“小声一点,回去吧,你们别围在这里啦,太吵了。 ”因为噪音严重影响了她爷爷奶奶的睡眠。
在赛场上,全红婵与陈芋汐的关系一直被外界解读为“既生瑜何生亮”的竞争。 但实际上,陈芋汐曾在采访中坦言:“全红婵在,我反而觉得踏实。 ”
2025年世锦赛双人十米台夺冠后,当网络上出现关于陈芋汐家人“嫉妒全红婵”的谣言时,陈芋汐哭着发消息解释,而全红婵只回了一个“没事”的表情包。 她们在训练中会共享笔记,在比赛前会互相打气。全红婵在夺得全运会女子团体赛冠军后坦言:“芋汐姐很厉害,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 双人赛时,有她在,我就不紧张。 ”
何威仪教练在全红婵职业生涯初期为她搭建了技术基础,并在她一夜成名后做了一个关键决定:替她回绝所有采访。 而陈若琳教练则以严格著称,全红婵曾直言“我最怕她了”。 但当全红婵因身体发育感觉动作变得“沉重”时,陈若琳用了一个精准的比喻:“就像身上绑着沙袋去跳一样”。
2025年11月,全红婵在休战183天后复出夺冠。 她说的那句“我真棒”,背后是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的坚持,是脚踝积液达到常人四倍的伤痛,也是面对无数质疑声后的自我肯定。
当一个运动员的体重变化比她的比赛成绩更能引发讨论,当她的形象被AI技术任意盗用,当她的私生活成为公众消费的谈资,我们究竟是想成就一个冠军,还是想毁掉一个真实的年轻人?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